发脉皖西的地方剧
  近日,记者走进曾让皖西庐剧一度辉煌的皖西庐剧团,团长何普能告诉记者,庐剧俗称“倒七戏”、“小倒戏”,是皖西也是安徽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诞生、发脉于霍山、六安等地区,发展、繁盛于合肥、巢湖等地。它以皖西的民间歌舞艺术为基础,吸收了鄂东花鼓、端公戏、嗨子戏、徽剧、采茶戏等剧种的艺术长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据其介绍,目前仅知倒七戏(庐剧)最早的班社,是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的霍山县东北乡的“张家班”。庐剧的唱腔丰富,分“主调”和“花腔”两大部类,计有100余种。其曲调优美动听,唱词质朴,乡土气息浓郁。它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受各地风俗、语言和欣赏习惯的影响,形成了西、中、东三路,在艺术上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特色和流派。其中西路庐剧以六安、霍山为中心,唱腔高亢、嘹亮、奔放,曲调上保留了较多的小嗓子唱法,接近皖西山歌的风韵。西路庐剧流传于安徽的金寨、霍邱、岳西和湖北的英山、麻城及河南的固始、商城等地。
  建国后曾一度辉煌
  从皖西庐剧团提供的资料显示,庐剧流传已有200余年历史,但该剧种真正欣逢艺术春天的,是在新中国建立后,以皖西庐剧团为例,自1953年建团以来,便致力于庐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庐剧的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历年共演出传统、创新剧目400多个,而且培养、造就了诸如邱枫林、朗敏、盛泽彬、孙自婵、武克英、汪宏云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庐剧演员。 据介绍,皖西庐剧1962年和1982年分别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观众的热情称赞,并先后多次由省、市领导同志率团赴新疆和福建前线部队慰问演出。其代表剧目有《程红梅》、《妈妈》、《祥林嫂》、《霓红灯下的哨兵》、《红楼梦》、《霜天红叶》、《山乡恋》等,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大奖。大型现代庐剧《刘邓在皖西》于2004年至2005年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黄金时段整场播出达13次,2005年皖西庐剧随市政府代表团出访芬兰瓦尔考斯市,大型庐剧音乐剧《八月桂花遍地开》分别在六安和合肥演出,广受各方好评。
  庐剧传承人武克英
  武克英是著名的庐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市剧协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省人大代表,在近期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被定为庐剧的传承人。 在日前的一次采访中,武老师和记者聊起了她的庐剧人生。她十几岁进入庐剧团,经历了庐剧最为辉煌时期,那时候几乎天天演出,她们上午练嗓子,练功压腿,下午排戏,晚上演出。那时候经常送戏下乡,到农村演出时交通不畅,演员们挑着道具、服装,连续3个多月送戏下乡100多场。所到之处一票难求,许多村民拿鸡蛋买票观看演出。 在庐剧团里她遇到了搭档、西路庐剧代表艺术家汪宏云老师。后来,由汪老师饰演贾宝玉,武老师饰演林黛玉的庐剧《红楼梦》传遍江淮大地,家喻户晓。连在安庆这样一个黄梅戏盛行地,武老师和汪老师主演的庐剧《红楼梦》也受到热烈的欢迎,而当时,安徽没有一个团敢去安庆演出。可武老师她们的演出是“山花吐蕊存新意,青竹含羞畅妙情”,自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队若长龙,一票难求!
  逐渐淡出市民的记忆
  西路庐剧代表艺术家汪宏云老师在日前和记者的聊天中,谈起这样一件事,如今她上街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老人问她怎么不上台演出了。她告诉记者,退休十几年了,不登台却仍然惦记着舞台,想当初在市区演出时,观众用砖头、篮子、凳子等排队买票,场场爆满,全部满座。不过庐剧在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辉煌之后,在电视、电影、舞厅等普及下,市民的文化生活逐渐多元化,庐剧开始逐渐淡出市民的记忆。 何团长告诉记者,2006年5月,庐剧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庐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为庐剧艺术工作者,他感到欢欣与振奋。然而,面对眼下皖西庐剧所处的困境,又深感做好庐剧传承、保护、发展工作责任的重大和担子的沉重。长期的戏曲不景气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皖西庐剧团窘状尤为突出:人才匮乏;演出市场萧条,青年演员缺乏庐剧艺术实践,经费不足,演职员待遇低下;演出器材落后陈旧,艺术生产和艺术质量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等等。
  培养人才立足传帮带
  业内人士指出,传承、保护与发展庐剧的关键在于培养庐剧人才,现在的问题第一是人才缺乏,有的重点岗位“空岗无人”,第二是现有人才队伍素质不高。所以必须不拘一格招聘各类优秀人才。要制定在职人员特别是青年演(职)员业务培训计划,采取“送出去进修”、“引进来授课”、“拜师”,坚持和强化练功等多种形式锻炼队伍,要多排戏多演出给青年演员实践的机会。 据了解,在市委、市政府的密切关注下,皖西庐剧团人才队伍建设迈出了第一步,已经确定了3年招聘引进20名人才的指标,今年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年,已经选招了8名人才,包括戏曲专业人员5名,其中4女1男,二胡演奏专业1名,打击乐1名,声乐1名。
  坚持戏曲与综艺并举
  演出是剧团的中心工作,是剧团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剧目能够传承下去的载体。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客观因素的影响,戏曲演出市场一直处于萧条局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青年一代观众的需求,皖西庐剧团更多的是组织综艺节目演出。 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如何正确处理庐剧演出与综艺演出的关系,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确立庐剧为“立团之本”,在庐剧立团的前提下,努力搞好“综艺演出”,这叫“两条腿走路方针”。要坚持庐剧排练演出工作,这是做好庐剧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综艺演出”来适应形势、市场和多层面观众的需要,同时赢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演职员工资待遇,增强剧团活力,促进庐剧建设。
  保护传统剧目和资料
  何团长告诉记者,在皖西庐剧发展史上,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和十分珍贵的文献、脚本、图片等资料,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众多优秀剧目和传统唱腔、珍贵资料濒临失传,为改变这一状况,需尽快普查、挖掘、整理唱腔、表演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和经验。 不过只得庆幸的是,我市正在整理出版《皖西庐剧传统剧目集》、《皖西庐剧音乐集成》等书籍,启动皖西庐剧传统剧目的排练演出机制,并开展优秀小戏,折子戏录像工作。在建中的皖西博物馆新馆已确定设立“皖西庐剧展厅”,争取搜集更多的资料放在那里收藏保存,使皖西庐剧艺术星火相传延绵流长。
  经常排戏推进庐剧革新
  皖西庐剧一向以创排演出反映主旋律的、红色文化主题的大型现代戏见长,如六十年代的《程红梅》、八十年代的《妈妈》、九十年代的《霸天红叶》、《山乡恋》及近年推出的《刘邓在皖西》、《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但由于长期的戏曲不景气和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冲击,庐剧的演出市场低迷,年轻一代对庐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认识,庐剧观众群体逐渐趋于弱化。要通过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开展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等各种公益性演出活动,通过举办庐剧艺术节、庐剧现代小戏传统小戏、折子戏调演活动,培养青年一代观众欣赏情绪,让更多的人了解庐剧、熟悉庐剧,进而培养出更大范围的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皖西庐剧的观众群体。 据了解,近期,皖西庐剧团也在积极排练古装戏《休丁香》,期望通过排戏的方式让中、老年演员实现对青年演员的传帮带,让庐剧这一地方剧种的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来源:大别山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