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寅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酷爱紫砂艺术,勤奋研习,探求创新,技术全面兼容各派技艺,善于将自然美的生态注入壶艺之中,施艺严谨、手法独特,共设计创作300多件(套)作品,种类丰富,造型各异,格调高雅。其中4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3件被北京紫光阁收藏陈饰,国内外许多知名博物馆也均有收藏。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出访礼品。汪寅仙德艺双馨,多年来为紫砂艺术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技术人才,总结并撰写紫砂方面的文章20多篇。
  汪寅仙骨子里有一种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如果说出身于陶业世家给了她与生俱来的禀赋,那么小学时在操场上的展览中与紫砂壶的第一次“邂逅”,便是点燃她夙愿的火花。她被那变幻多姿的紫砂艺术品所深深吸引。她遐想着,自己也能创造出美轮美奂的作品,能用自己的想法赋予这种“泥巴”以崭新的生命。所以,在选择从业方向的时候,当时还小小年纪的她,毫不犹豫地要求进入紫砂厂学习。
  机遇为她的心愿锦上添花。当她入厂时,非常幸运地跟在老艺人们身边学艺。吴云根是她的启蒙老师,朱可心是她的花货老师,她还跟随顾景舟、蒋蓉、裴石民等其他老艺人们学习过。老艺人们都很关照学生们,教学讲求方法,毫无保留,因此,汪寅仙经常说,她真属于比较幸运的一代。
  机遇也都是为有准备的人插上翅膀。汪寅仙是个勤奋的有心人。她学习每位老艺人的特长,继承上一辈的技术,不要求自己每个人的技术都会,但是都要懂。在老艺人们身上,她都汲取了营养。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关起门来刻苦磨练技艺。而从艺起初,她就用心临摹紫砂历史上的名作,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通过临摹,还融入了自己的感悟,不仅追求做得像,而且要合乎尺度,并要争取达到更完美。
  扎实的基本功,只是她飞跃的基石。汪寅仙最大的动力,就是她骨子里对艺术的热爱,是她那颗善感、灵动的心。她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各种艺术;她喜欢亲近自然,总是充满好奇,从生活中捕捉各种创作元素。她总是说,自己有用不完的灵感,总是时间不够用。她的创作在学徒2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什么都喜欢尝试。很早她就知道,要有新的理念,才有活力,没有突破性是不能成功的。不能有拘束,要大胆,想得到的总有一个会成功。
  于是,她集各家之特长,融入自己的思想,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地超越前人。例如,她在品种的创新开发上,比师傅们要开放得多;生活中各种美好生物的形象,她也都浓缩到作品中;同时她在吸收提炼上下功夫,瓜果类在妆法、结构、布局上的合理,在加工上的精细,也都不亚于师傅们。特别是她的创作思路大胆、宽广,作品在追求人性化、意愿的表达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创作的实践,使她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每创作一件作品,一定要抓住事物的形、神、气韵,并以大胆夸张的手法体现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人与人应有的美好情谊。有了这种情感,手上的功夫也就自然而然地施展出来。
  人家都说汪寅仙的花货名头大,而实际上她做的形式比较多,有花货、光货、方货、筋纹器等,比较全面,仿古壶、酒杯、瓶罐等样样都曾涉猎。她所创作的花货作品,围绕壶的形体,取其形、表其神、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光货作品,线条简洁明快,以简练到无法再简练的线条成就完美的造型,表现作品的神韵。从事紫砂事业以来,她先后创作设计了300多件(套)作品,并且大部分都是成功的。她的作品门类齐全,品种多,有茶壶、茶具、咖啡具、花瓶、餐具、酒具、文房四宝、陈设品等等。总量不少,但其中有些品种数量很少,有些是孤品。
  取得了成就,她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创作体悟、实践经验传授给徒弟们。她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在教徒弟的时候不仅给他们看样版,而且一定会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好在哪里,都是把最精华的部分悉心相传。在采访过程中,她的徒弟们纷纷表示,自己的老师为人谦和,愿意教,不保守。同时,在从艺、做人上,要求也极其严格。在学艺过程中,学生们做得不好,就要重新做,一定要做好了,她看着过关了才行。用江建翔的话说,就是“恨不得把自己的手接在学生们的手上去做”。同时,汪寅仙为人刚正,也教育学生们不要看重金钱,要在技艺方面多下功夫。
  汪寅仙退休以后感觉时间非常保贵,她更加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她的紫砂作品研究和创作中去。她感受到挚爱的紫砂事业给予她一生的快乐。
 (来源:中国紫砂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