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曾经走红
  传统文化大多因民间而兴。曾经辉煌的皖南花鼓戏就来自民间,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花鼓调,流行于皖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等地。19世纪末,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并接受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历经百年演化、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粗犷、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乡土色彩,覆盖皖苏浙三省周边地区近千万人口的地方剧种。
  皖南花鼓戏表演艺术源自民间歌舞,以白扇子、红毛巾、彩色带为基本道具,根据人物性格、思想感情的变化,构成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体动作,伴着特定的锣鼓节奏翩翩起舞,以表达人物内在情绪,完成戏剧动作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正是因为其“草根”特性,皖南花鼓戏一度兴盛,又一度衰落。
  解放后,濒危的皖南花鼓戏梅开二度,曾深入华东大中城市巡回演出,并于1982年进京汇演,受到广泛的关注,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优秀剧目和艺术家。《春嫂》、《柯老二入党》、《羯鼓惊天》、《水妹子》等一批优秀剧目影响较大,其中,《老板娘》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送瓜苗》获第11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全国小品小戏大赛一等奖。截至目前,皖南花鼓戏现存传统大戏37本,小戏87出。
  竞争中老戏渐衰
  “但与大剧种、与其它兄弟剧种相比,皖南花鼓戏面临更为严峻的现实,在继承人、剧目和剧种乃至艺术个性上都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7月14日上午,谈到皖南花鼓戏的当下困境,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办公室主任范瓦夏说,“除了这些,传统文化普遍面临的商业困境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首先,皖南花鼓戏后继乏人的现状令人忧虑,这也是采访中相关人士谈到较多的一个问题。据了解,该市目前具有唱腔、表演传授能力的老艺人只有七八位,在逝世的老艺人中,几乎都没有传人。市皖南花鼓戏剧团20多年没有招聘一名学员,剧团演员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他们也仅凭着一股兴趣在支撑,难有作为。
  剧目减少且少新作,民间剧团数量急骤萎缩,在市场竞争的挤压下导致的艺术个性的丧失,都是皖南花鼓戏在新形势下遭遇的“新课题”。以郎溪县民间剧团为例,该县1985年至1997年领证的民间花鼓戏剧团有10个,但时下该县具有演出能力的剧团仅有一两个。连一些“草台班”都已经不怎么唱花鼓戏了,一位资深花鼓戏艺人感叹,“不少花鼓戏剧团实际上是黄梅调为主,花鼓调为辅,谈何艺术坚守和传承?”
  更关键的是,由于皖南花鼓戏是特定区域的地方剧种,流传区域比较狭窄,流传区域仅及宣城市一半地区和浙南、苏北个别地方,在各种现代休闲和娱乐方式的围攻之下,生存已难以为继。“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听花鼓戏了,一些铁杆戏迷都是带有花鼓戏情结的中老年人,一旦他们不再捧场,花鼓戏还能唱多久?”宣城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
  抓机遇再续辉煌
  花鼓戏还“有戏”吗,申报“非遗”成功能否挽救皖南花鼓戏?
  围绕花鼓戏的保护、传承和振兴,宣城市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普查和申请“非遗”都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但由于受体制、经费、人员等因素掣肘,曾广受关注的联合招收、定向培养后备人才等都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该市有关部门表示,将以此次申请“非遗”成功为契机,推动政府设立皖南花鼓戏扶持基金,并加快基地建设。“政府支持是花鼓戏振兴的重要条件,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专业人士表示。
  围绕皖南花鼓戏的保护传承,该市还提出了振兴皖南花鼓戏的目标,明确了保护内容:一是保护德艺双馨的著名皖南花鼓戏演员和身怀绝技的花鼓戏艺人,发挥其“传帮带”作用;二是重点保护和传承皖南花鼓戏的唱腔、流派和锣鼓经等;三是成立皖南花鼓戏研究中心,收集、整理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四是招收和培养皖南花鼓戏后继人才。为此还制订了相应的保障措施,除建立皖南花鼓戏创作、演出基地外,还通过大力扶持民间皖南花鼓戏剧团,促使花鼓戏重回民间。
  但是,要真正重振皖南花鼓戏并非易事。专业人士指出,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实现皖南花鼓戏的再度辉煌,首先必须在保护中求传承,传承中求发展,让这个扎根乡村的传统地方剧种回到群众中去,大力推动剧目介绍、剧种展播和传唱,并在有条件的时候,促使花鼓戏进课堂,让越来越多的群体了解、关注并欣赏这一剧种,走普及化、大众化之路,这也许才是皖南花鼓戏最终的方向。
  总而言之,入选“非遗”,只是一种契机。花鼓戏能否绝处逢生,再续辉煌?我们期待着这个古老的地方戏能重新找到自己的舞台。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