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海阳大秧歌被北京舞蹈学院列为民间舞蹈必修课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2006年,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说起海阳市,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海阳大秧歌 ”。历经583年传承与发展的海阳大秧歌,如今已成为海阳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在2007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第四届舞蹈电视大赛中,海阳大秧歌第一次进入央视直播现场参赛,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由全国电视观众投票产生的秧歌专场比赛惟一的“最受观众喜爱节目”。 
  在海阳,人们一说起大秧歌就很自然地与凤城联系在一起。这说明,凤城数百年来“舞”出的千姿百态的大秧歌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特点,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印象。记者来到此地,亲身感受享誉海内外的海阳大秧歌的非凡魅力。 
 
  庆贺节日扭秧歌 
  陪同记者采访的原海阳市文化馆馆长王瑾兆告诉记者,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它以豪放、古朴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程式和恢宏的表演气势而著称于世。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初期,兴盛时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凤城是当时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每年的重要节日,凤城四邻八乡的村民就汇集于此竞相登场,舞唱起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大秧歌。当地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说明秧歌当时已成为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而凤城已是四乡秧歌队汇聚一堂竞技赛艺的活动中心。 
  据了解,在当时海阳秧歌之所以如此盛行,与它的祭祀性密不可分。每年正月开始,海阳秧歌就要耍家庙,拜祖宗。海阳民俗,正月十一祭拜庄稼神,这一天大演秧歌,明显带有庆祝丰年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之意,正月十五“闹元宵”秧歌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直至四月农忙前,各地的山会、庙会仍有秧歌演出。 
  海阳大秧歌是通过身传口授的方式传承至今的,秧歌艺人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一般也不举行拜师仪式,大都是排练秧歌时,由村中有名望的艺人协商挑选部分年轻后生随同学艺,当然也有拜师学艺的。 
  王瑾兆告诉记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海阳大秧歌,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海阳地域文化的优秀结晶。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活跃劳动人民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诸多艺术形式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具有宝贵的艺术研究价值。
 
     精彩表演令人叫绝 
  也许是巧合,记者在海阳采访时,恰遇海阳市文化局正在组织秧歌队排练,问及此事,陪同记者采访的副局长刁建波告诉记者,这是为参加近期省里的一个义演活动而进行的彩排。  
  在排练现场,记者目睹了海阳大秧歌的风采,只听随着隆隆的花鼓声与铿锵的锣鼓伴奏声,40余名秧歌手开始舞动起来,那种阵势犹如万马奔腾,时而急速,时而缓慢,鼓手们武生扮相,他们前后跳跃,左右穿插,双臂挥舞,右手持鼓槌在身体上下左右击鼓,体现了英雄气概。 
     王瑾兆老人在一旁对记者说,这还不算精彩,要想看精彩的,等举办大秧歌节时你来海阳,保你看得不想走,海阳秧歌节现在已经作为我们海阳的一个重要文化活动,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他向记者介绍, 海阳大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多人舞,恰似小桥流水,一波三折,美不胜收。海阳秧歌的结构很严谨,队伍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大锣组成。其次是乐队,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堂锣等。随后的是舞队,一般扮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又分为指挥者――乐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匠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及戏曲杂扮者。 
  “你别小看‘乐大夫',他的地位极为重要,是舞队的指挥,承担着指挥秧歌、活跃气氛以及点报节目的作用。在喜庆节日里,他即兴作词,演唱祝福百姓健康平安的吉祥语言。他走在秧歌队的最前面,扮相威严、举止稳健、其舞蹈动作大都借鉴民间武术,如‘八卦掌'、‘螳螂拳'、‘长拳'、‘少林拳'等。”王瑾兆说。
 
     扯不断的秧歌“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海阳大秧歌已遍布海阳十余处乡镇,全市700多个自然村中,有600多个自然村都有秧歌队伍,凤城、盘石、闫家等地秧歌活动更为盛行。 
  近年来,海阳市加强了对大秧歌的合理引导和扶持。文化部门成立了秧歌舞蹈指导组,定期深入到基层,搞好排练指导,注重抓好秧歌表演的市场化开发,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每年正月期间都组织大秧歌调演和展演,给一些优秀的秧歌表演队提供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同时,每年举办的海阳大秧歌艺术节,为表演者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目前,该市有20多支秧歌队伍推出了商业演出业务,每年表演场次达到300多场。 
  在众多的艺术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及民间老艺术人的共同努力下,海阳大秧歌得到了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改革和繁荣,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学者及国内外游客前来学习、观赏。海阳市教育界把海阳大秧歌列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在中小学教学中广泛普及;中央、省、市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多次将海阳大秧歌拍成影片和录像;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在参加一系列大赛中,海阳大秧歌取得了优异成绩:1994年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秧歌)舞蹈节”,一举夺得了大赛最高奖―金玫瑰奖,同年12月又荣获了全国“群星奖”银奖;1995年10月,在'95金华中国优秀民间广场舞蹈展演中,荣获最高奖――优秀表演奖……1997年,海阳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4年9月,海阳大秧歌受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邀请与心连心艺术团同台表演,产生了强烈反响,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弦。2006年,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现在已‘扭'出了海阳,‘舞'向了全国,应该说海阳大秧歌在全国已经产生了强烈反响,如果我们的秧歌艺人能再创造性地舞、唱秧歌,肯定能‘舞'动全世界。”王瑾兆老人对记者说。我们相信,在这些时刻关注大秧歌发展的人们的关爱下, 海阳大秧歌一定会“舞”得越来越欢腾,“扭”得越来越有滋味。
   (来源:烟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