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溯源    “不唱号子路难行”    仁寿属丘陵地带,因为以前没有大道,人们只能通过山间小道交通往来。当地人也没有用牲口驮运货物的习惯,重物都靠肩挑背磨,人工搬运。遇上重物难移,就产生多人合作,靠肩抬,形成抬工队伍。“前辈古人把话讲,修建长城秦始皇,当数元老张抬匠,带出徒弟干这行。”从这首传唱已久的抬工号子来看,抬工的历史像是有两千多年了。    为啥要喊“号子”呢?俗话说,“石怕唠”,抬工们在抬石头砌塘筑坝、造房架桥时,只要喊上号子,就会忘记负重之苦,减轻疲累。抬工号子既是劳动号子,也属民间歌谣,这些平仄押韵的七字或五字句,唱腔高亢嘹亮,节奏感强烈,抬工们唱着号子,穿山越岭,协调行动,统一步伐,极具地域特色。    勤劳朴实的仁寿人,将自己的生活现实与理想都融入了抬工号子中。抬工生活的甘苦,本地悠久的历史传统,富有灵气的山山水水、人文风物、杰出人士的丰功伟绩,以及美好爱情通通进入了号子的题材视野。号子的表达方式不拘一格,有叙事抒情的,也有评论时局的,既有通俗文雅的严肃号子,也有打趣调情的花花号子。过去的姑娘出嫁时,时兴坐四人抬的花轿,途中,抬工们把花花号子吼得随心所欲,既表示祝福吉祥,又把含蓄的新娘调侃个够。出殡入葬,抬工们唱起严肃悲哀的抬丧歌,催人泪下。       独特魅力    力与美的结合    “昔日那个仁寿县哟,十年那个九年旱哟,靠天来吃饭咧,生产好艰难咧,一九那个七零年,兴建那个黑龙滩嘛,民工齐奋战哟……”如今漫步在“高峡出平湖”的黑龙滩水库大堤,脚下踩着一方方条石,当年6万多人的抬工队伍,喊着震天响的抬工号子,一肩一肩、一杵一杵地抬起砌筑大坝的28万方条石的壮美场景不由浮现脑海。当年的抬工壮举也造就了一大批抬工骨干,一些善抬会唱、技术高超的抬工自由组合组建专业抬工队,走村串户为十里八乡的婚丧嫁娶、修房造屋服务。有的弟兄同伙,有的父传子,子传孙,成为名播乡里的抬工世家。    如今仁寿县最有影响力的两支抬工队伍:虞丞乡抬工号子队和汪洋镇抬工号子队,其核心人物王俊清和赖家成三兄弟都出自抬工世家。他们之所以声名远播,与其惊险刺激,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高超抬工技艺分不开。而作为后起之秀的汪洋镇抬工队,则以背、坐、吊、挂等精湛的技巧,创造出“青蛙晒肚”、“倒挂金钩”、“懒蛇绞鞭”、“莲花现墩”、“白猿送礼”等几十个高难动作,展示了力与美的统一,凝聚了团队奋发的精神。    文化瑰宝    需要延续和发展    抬工号子无疑是融民间音乐、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多种门类为一体的仁寿民间文化载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抬工号子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虞丞乡采访时,记者见到了虞丞抬工队的领队、已年近古稀的彭礼榜。他告诉记者,自己16岁就开始当抬工,现在脑子里已装了不下两百首抬工号子。记者了解到,不少五六十岁的老抬工,都是从十五六岁开始入行,通过五六年的磨炼,才能逐渐熟悉和掌握号子特有的步伐和唱腔,理解其中的暗语,并将唱与上下肢、肩部及全身的动作融为一体。此外,还要经过与整个队伍长期的磨合,才能协同配合,共同涉险渡难。    抬工技艺和号子是通过抬工的师带徒和口耳相传的形式,一代代延续和发展下来。彭礼榜告诉记者,这几年,交通便利了,农村的风俗也在改变,请抬匠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嫌抬匠又累又赚不了钱不愿学,抬工号子已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不管怎么样,我们几个老哥子商量好了,一直要抬到我们抬不动为止!而且从现在开始,每个人就要开始物色徒弟,一定不能让抬工号子在我们这里断了档!”
 (来源:大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