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255.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藏族英雄史诗。世界上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产生于藏族氏族社会开始解体、奴隶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公元10世纪后,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开始广泛流传。这部巨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涉 及藏族古代历史、地理、宗事、宗教、医学等各方面,极富科学价值。作为格萨尔发祥地之一的青海省,经过40 余年的搜集、翻译、整理,已发掘出120多部,诗行达100万行,字数达1300多万字。其出场人物3000多,塑造的形象鲜明的主要人物80余人。史诗为说唱体,结构严谨,文字朴实,语言生动,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部极具神奇色彩的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自成一门独特的“格学”体系,享有很高的荣誉,而且引起国外广泛关注,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堪与荷马史诗相媲美。目前有20多个国家有专门机构从事搜集、翻译、研究,已译成英、法、德、日、俄、印度、蒙古等国文字。国内也已出版藏、汉、蒙文版本数十部,并搬上舞台和影视屏幕。全省有说唱艺人55人,仅才让旺堆就能说唱120部。出名的学者有桑热嘉措、才旦夏茸、华甲、杨质夫、纳朝玺、钟秀生、何建勋、吴均、祁万秀等人。
     《格萨尔》是一部什么样的史诗?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格萨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在不断地演进中又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格萨尔》大约产生于公元前后至公元五、六世纪,即氏族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格萨尔故事的源头。到了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即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藏族社会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张扬。充满英雄主义色彩的英雄人物和战争史实,自然会在民间衍生出许多奇闻异说,辗转繁变而终成故事。这些留在人们记中的历代往事,与信仰结合着代代相传下去。人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对雪域高原的各种自然崇拜以及多种多样的民间文化知识都编进了这悠久的古歌之中。大约在这一时期,格萨尔故事的传说框架基本成型,并出现了一批手抄本。在吐蕃王朝崩溃即公元十世纪之后,格萨尔进一步广泛流传并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的情感、嗜好、信仰。兴趣对人物和故事进行修改。作为传说,它处于信仰和幻想之间,是生存在不同时代的藏族民众在共同承认的下意识中集体创作的,根子虽在古代,但却不断地繁茂滋长。  
     《格萨尔》是关于藏民族部落战争和藏区统一战争的神话,全部史诗的内容主要是战争,但《格萨尔》又是一部包罗三界总揽神佛的英雄史诗。史诗的主人公格萨尔既“征服有形的敌人”,又“调伏无形的鬼怪”,因此,史诗的内容虚实并存、亦真变幻。从格萨尔作为天神之子降生人世到降妖伏魔、安定三界,最终返归天界,整个史诗完全被包容在庞大的神话体系之中。  
     关于《格萨尔》的结构,按照传统的说法,有《天界篇见《英雄诞生入《赛马称王》等分部本作为序篇,描绘了整部史诗的基本框架。接着是四部降魔史,格萨尔降伏四大魔王的英雄业绩,构成了史诗的主体部分。假若把《格萨尔》这部帙浩繁的史诗,比作一座宏伟的艺术宫殿,那么,这四部降魔史就是支撑这座宫殿的四根大柱,其它各部,都可以看作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由此便产生出“十八大宗”、“十八中宗”、“十八小宗”等部。最后是《地狱救母》。  
     民间艺人在说唱时,常常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史诗的全部内容:“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间世上各种纷争,下面地狱完成业果。”  
     “上方天界遣使下凡”,是指诸神在天界议事,决定派天神之子格萨尔到世间降妖伏魔,抑强扶弱,拯救黎民百姓出苦海。“中间世上各种纷争”,讲的是格萨尔从诞生到返回天界的全过程,这一历史,构成了格萨尔的全部英雄业绩,也是史诗的主体。“下面地狱完成业果”,是说格萨尔完成使命,拯救坠人地狱的母亲,以及一切受苦的众生,然后返回天界。  
     《格萨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藏民族的英雄传奇故事、,《格萨尔》有着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整个藏区及其周边地区广为传唱。藏族有句谚语:“岭国每人嘴里都有一部《格萨尔》”,意思是说生活在雪域之邦的每一个藏民,都会讲述《格萨尔》故事。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经过广大民众,尤其是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的再创造,《格萨尔》故事发生了很大的演进,史诗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不断丰富和生动,出现了很多异文本。各个民间艺人说唱的《格萨尔入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虽然大体相同,但在具体内容、具体情节和细节上又各有特点,自成体系。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诗,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河婆罗多》相比,《格萨尔》有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格萨尔》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史诗至今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在青藏高原广泛流传。被称之为“奇人”的优秀民间说唱艺人,以不同的风格从遥远的古代吟唱至今。
     第二,《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从目前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看,《格萨尔》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字数来看,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奥德修记》也是 24卷 12110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全书分为七篇。旧的本子约有24000颂,按照印度的计算法,一颂为两行,共有48000行。最新的精校本已压缩到18550颂,37000多行。《摩河婆罗多》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史诗。全书分成18篇,一般说有10万颂,20多万诗行。在《格萨尔》被外界发现和认识之前,曾被看作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每一部《格萨尔》又有不同的异文本和变体,它们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各具特色。每一位优秀艺人的说唱本和每一个分部本都有各自的读者(听众)圈,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到现在为止,《格萨尔》的搜集整理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一些最著名的说唱艺人,如:扎巴、桑珠、玉梅、才让旺堆等人的说唱本,还在记录整理之中,并将陆续出版。如果全部汇总起来,至少有400―500卷,则篇幅更大,字数更多。 
     《格萨尔王传》的特点
     早:《格萨尔王传》大约产生于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这段时期,比我国的《西游记》形成得还要早,而他们的故事情节却惊人的相似。
     大:《格萨尔王传》结构宏伟,篇幅浩大。估计约有五、六十部之多,一百万诗行。不但荷马的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和弥尔敦的《得乐园》、《失乐园》望尘莫及,就是比号称世界最长史诗的印度的《罗摩衍那》还要长。成为目前所知的世界上少有的长篇巨著英雄史诗。
     广:《格萨尔王传》流传甚广。在藏族各地区,《格萨尔王传》主要心民间说唱的形式流传,有很多专门说唱《格萨尔王传》的民间艺人,他们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另外,《格萨尔王传》还广泛流传于国外。200年前,有俄文版的《格萨尔王传》出版。1839年,出版了德文版的《格萨尔王传》,1905年,出版了藏、英对照本《格萨尔王本事》。1956年,在巴黎出版了《林土司本西藏的格萨尔王传》。
     待:由于《格萨尔王传》属于民间文学,主要以说唱形式流传,故还需整理。1958年,中共青海省成立了《格萨尔》工作组,专门对《格萨尔王传》进行调查、搜集、翻译、整理等工作。至今已小有成就。
     《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梗概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凡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从《格萨尔王传》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象一个能装乾坤的大宝袋,一座文学艺术和美学的大花园。它植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沃土,不仅概括了藏族历史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进程,揭示了深邃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虽然众多,却没有给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觉。同是写英雄人物,但却各不相同,写格萨尔是高瞻远瞩,领袖气派;写总管王则是机智、仁厚,长者风度。嘉察被写得勇猛刚烈,丹玛则是智勇兼备。人人个性突出,个个形象鲜明: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语言优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格萨尔王传》源于社会生活,又有着极为丰厚的藏族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民间文学的坚实基础,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之前,藏族的文学品类,特别是民间文学品类,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已经齐全,且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因此,《格萨尔王传》无论是在作品主体、创作方面,作品素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从以前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素材均在史诗中有所表现。在语言修辞上,《格萨尔》引用了数不胜数的藏族谚语。  
     除此之外,《格萨尔王传》还是民问文学素材的花篮,它的许多内容取自民歌、神话及故事,反过来,也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采集素材、借取题材的丰盛园地。如后来发展变化的民间歌舞许多曲调均取自《格萨尔王传》,有些歌调就是直接歌颂格萨尔夫妇的。再如题材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也取材于《格萨尔王传》,著名的《七兄弟的故事》就是将七兄弟为人们盖楼房的故事与格萨尔王的故事交织在一处,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再如为数众多、独具特色的绘画与雕塑也以《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情节为依据,绘成壁画,或将格萨尔当做护法神,雕塑其身加以供奉。《格萨尔王传》采用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文体,其中的诗歌部分,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中的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沟通古今的作用,它表现在意识形态、修辞手法,特别突出地表现在诗歌格律上面。
     此类的诗歌在《格萨尔王传》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它不仅继承了吐蕃时代诗歌的多段回环的格局,而且突破了吐蕃时期的六字音偈句,成为八字音偈句。这种多段回环体的诗歌格律,在十一世纪前后基本形成并固定下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大的变化。在藏族民歌、叙事诗、长歌、抒情故事中的诗歌、藏戏中的诗歌以及文人学者的诗作中被广泛采用,成为藏族诗歌中最流行、最为重要的格律。  
     史诗运用诗歌和散文、吟唱和道白相结合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神话、诗歌、寓言、谚语、格言等融为一体,成为藏族民间文化的大集成。
     《格萨尔王传》的艺术成就
     篇幅巨大,结构宏伟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十一世纪前后,藏族社会正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藏族人民受尽残酷剥削压迫。因而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统一的环境。《格萨尔王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但同时,史诗又以出神入化之笔,赋予主人翁格萨尔以超越常人的本领,说他是天神的儿子,无敌于天下,有如孙悟空变化莫测。但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目的,那就是百姓对于未来幸福矢志不渝物憧憬,对于自己的力量和前途的坚定信心。  
     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在全部史诗中,有上百的重要人物出场。其中无论是正面人物的英雄,还是反面人物的暴君,无论是妇女还是男子,无论是老年还是青年,都刻画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形式、手法多样。史诗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有散文叙述也有唱词,唱词部分多采用了鲁体民歌和自由体民歌的格律。此外还有酒赞、茶赞等各种赞词。史诗中的谚语也是比比皆是,可以说是谚语的宝库,也给史诗增加了不少哲理性。  
     总之,《格萨尔王传》不但是一部名闻世界的伟大文学巨著,而且也是研究藏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宝贵文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藏族古代的一部大百科全书。
      格萨尔的传播 
     早在吐蕃王朝时代,《格萨尔王传)这部古老的史诗就传播到喜马拉雅山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人约在十三世纪之后,随着佛教传入蒙族地区,大量藏文经典和文学作品被翻译成蒙文,《格萨尔王传》也逐渐流传到蒙族地区,成为自成体系的蒙古《格萨尔王传》,称《格斯尔王传》。十四世纪下半叶,即元末明初,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同时也流传到土族、纳西族、裕固族等与藏区接壤的兄弟民族之中。国外介绍和研究《格萨尔为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格萨尔》的部分章节,早已译成英、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外国读者了解并开始研究《格萨尔》,是从蒙文本人手的,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在北京刻印了蒙文本《格萨尔》之后,外国学者有机会接触到这一史诗。1776年,俄国旅行家帕拉斯首先在《蒙古历史文献的收集》(圣彼德堡版)一书中介绍了《格萨尔》,论述史诗的演唱形式和与史诗有关的经文,并对主人公格萨尔作了评述。1836年,俄国学者雅科夫?施密德曾用活字版刊印了这个蒙文本,后又译成德文,于1939年在圣波德堡出版。这是最早的关于《格萨尔》的外文出版物。此后,国外学者开始关注《格萨尔王传》,并陆续有介绍研究的文字问世,如:俄国席夫纳院土在圣彼德堡出版的《鞑靼的英雄史诗》论著中,将鞑靼的英雄史诗与《格萨尔》进行比较,自19世纪末叶,国外开始注意藏文本《格萨尔》,1879年到1885年,印度人达斯先后两次到我国西藏地方,搜集了《格萨尔》等大批藏文资料,其后开始发表关于《格萨尔》的论文。藏文资料的发掘,无疑为国外的研究者拓宽了视野,并由此产生了东西方学派。东方学派(指前苏联、蒙古及东欧各国)中对《格萨尔》研究的佼佼者要首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策?达木丁苏伦,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研究成果可以代表整个东方学派的水平。他的主要代表作是《论(格萨尔)的历史源流》,西方对《格萨尔》的研究要晚于东方,从30年代起步,60年代进入其全盛时期。西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两位法国学者,即亚力山大?达维?尼尔女士和石泰安教授。达维?尼尔曾两次来中国,在四川藏区住过很长时期,其间,在云登喇嘛的帮助下,直接听民间艺人说唱《格萨尔》,并记录整理,同时搜集手抄本和木刻本。回国后,将其搜集的资料整理成格萨尔故事名为《岭?格萨尔超人的一生》,于1931年在巴黎出版法文本。该书于1933年被译为英文在伦敦出版。该书的出版使更多的西方人士开始了解、认识《格萨尔王传》。石泰安教授是当代著名的藏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对《格萨尔王传》的主要贡献是:1958年出版的《格萨尔生平的藏族画卷》。1959年出版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与说唱艺人的研究》,该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格萨尔》史诗及其说唱艺人。可视作西方各国关于《格萨尔》研究的一个总结。
     近年来,国内外的《格萨尔》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一些专家的高度评价。
     《格萨尔王传》为什么能流芳百世?
    《格萨尔王传》之所以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活在民间,应该归功于史诗的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们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这些民间艺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用他们的才华,进行着辛勤的创作活动,用他们的心血浇灌着《格萨尔》这支文学奇葩,他们代代相传,人才辈出。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精神。那些具有非凡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天赋的民间艺人对继承和发展藏族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和子孙后代怀念和崇敬。试想若没有他们的非凡才智和辛勤劳动,这部伟大的史诗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藏族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将失去一份宝贵的文化珍品。  
     在大规模的抢救工作中,通过考察,发现了近百位活跃在农村、牧区的说唱艺人,藏语称“仲堪”。其中有十多位是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优秀艺人。他们在说唱前要举行各种仪式,或焚香请神,或对镜而歌,说唱时还要头戴作为道具的帽子,帽子上插有各种羽毛,手拉牛角琴或手摇小铃鼓。1984年8月“雪顿”节期间”,曾在拉萨举办过七省区格萨尔艺人演唱会,与会艺人40多名,其中包括著名艺人扎巴、女艺人玉梅等。  
     西藏著名说唱艺人扎巴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格萨尔》事业,于1986年11月去世,在他临终前的几个小时,依然在孜孜不倦他说唱《格萨尔》,他虽然去世了,却给后世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生前共说唱《格萨尔王传》25部,近60万诗行。600多万字。它相当于25部荷马史诗。相当于15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3部《摩河婆罗多》,如果按字数计算,它相当于5部《红楼梦》,这是个惊人的数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系统的一套艺人说唱本。它凝聚着扎巴的智慧和艺术天才,是他生命的结晶,它体现了老艺人对祖国对人民,对艺术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是他对祖国、对民族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是新时期《格萨尔》抢救工作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这样重要的成果,不但在我国民族史诗搜集整理的历史上未曾有过,在世界各民族史诗搜集整理的历史上也未曾有过。  
     从艺人的类型来讲,有“神授”说、“托梦”说、“圆光”说、“伏藏”说等多种形式。同别的民间艺人不同,《格萨尔王传》的说唱艺人。不承认师徒相承,父子相传。他们认为说唱史诗的本领是无法传授的,也是学不了的。全凭“缘份”,靠“神灵”的启迪。是“诗神”附体。他们认为,一代又一代的说唱艺人的出现,是与格萨尔大王有关系的某个人物的转世。这种观念与藏族传统文化中“灵魂转世”的观念,“活佛转世”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来源:青海青旅游网)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