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是我国明清两代宫廷中的一种专用物品, 由于专供皇宫贵族享用,因此,也成为那个时代权力与地位的象征。而古都北京正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开始制作,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到1456年),特别受到皇帝的青睐,以至宫里许多御用器具都改用景泰蓝。在此期间,工匠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称为佛头蓝、宝蓝,现在称为孔雀蓝、宝石蓝,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着大方。这就是今天依然还在使用的“景泰蓝”。同时因蓝色珍贵,故而后人约定俗成,将该类金属胎掐丝珐琅器称之为景泰蓝。 
  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景泰蓝在明清时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峰。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内廷设立珐琅厂。此时生产的品种多,而且技艺精细。 
  封建时代的景泰蓝艺术,题材多为祝颂,如吉祥富贵、福禄寿一类的图案。北京的故宫藏有大量珍品。元代的有: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现存最早的掐丝珐琅制品。明宣德年间的有:双龙大碗。碗的外形以缠枝莲图案作装饰,碗内由“二龙戏珠”图案构成,气势磅礴,形象逼真,制作技艺相当精妙。明万历年间的有: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甪端,八狮纹尊,栀子花纹蜡台。清乾隆年间的有:广珐琅八宝纹面盆,凫尊,明皇试马图挂屏等。这一类的器物,图案大都是牡丹、菊花、蕉叶、缠枝莲、花卉、饕餮、动物、果实等。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艺术。清末民初,外国人不惜重金收购北京珐琅工艺品。民国初期,北京有景泰蓝作坊近百家,而且生产过程中的制胎、掐丝、点蓝、烧焊、磨光、镀金分工更为明确。到了日伪时期,国家动荡,经济萧条,景泰蓝制作也到了最低点。北京景泰蓝行业只剩下老天利、杨天利少数几个有点儿规模的企业。为压低成本,景泰蓝制作也偷工减料,胎骨又轻又薄,放入水中能够漂浮起来。人们把当时做的景泰蓝戏称为“河漂子”。 
  刚解放,北京市人民政府工商局邀集梁思成、费孝通、徐悲鸿、林徽因、吴作人等一批专家、教授,对景泰蓝的形体、花样、颜色进行改良。此举对景泰蓝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重要的是,这些大家为景泰蓝注入了艺术活力。这期间,有不少名作,景泰蓝金地“葫芦瓶”一直是这一行业的名牌保留产品。而且生产了许多景泰蓝器皿,壶、瓶、盘、烟具、文具等,老百姓也可以使用了。 
  现如今,景泰蓝行里大师级的人物已没有几位。李新民就是这个行业里最具创新精神的。现今64岁的工艺美术大师李新民的意识里也有一个新字。这体现在突出了人物和图案绘画的传神;体现在运用景泰蓝制作工艺的变革。他的新作远远超出了人们印象的边际。尽管用景泰蓝做人物是一禁忌,但李新民还是在不断探索求新。 
  早在上个世纪末,他就设计制作了一尊2.03米高的景泰蓝“渡海观音”像。新华社称为“独一份”。《解放军报》称为“国宝”。上个世纪70年代,李新民与同伴合作的《红楼十二帧》,曾得到红学家周汝昌、收藏家徐邦达的赞扬。李新民曾到过匈牙利的科奇科美特,参加每年举办的国际珐琅艺术节。世界各地的景泰蓝艺术家都会云集于此。个性化与艺术性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就连日本的七宝烧,其高超的艺术性和精致的品质,也足以打动人心。在那里,他大开眼界,思路大开。 
  目前,他正在集中精力,构思着不同图案和形状的艺术挂盘。内容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 
  系列的作品很多。如《北京街头印象》系列,用了扭秧歌、遛鸟、探戈、朗朗书声几个内容来概括特定时代的北京清晨。画面则采用了抽象派的风格,反映北京的民风民情。抽象似乎更加远离了景泰蓝的传统,而他不是为了抽象而抽象,目的是拓宽领域。 
  作为美术作品,人们会赞叹他的构思和意境。但更为重要的在于,这是工艺品。在景泰蓝行里,能把美术作品转化成手工艺品,而且又那么自然和谐,应该是一种突破。 
  他想让这个行业改变面貌,让景泰蓝脱去神秘的外衣,赋予新的生命,为古都北京增加新的色彩。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高文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