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一些村庄“家家有画室,人人是画师”,制作和销售热贡艺术品成为农牧民重要收入来源。 
     为扶持传统文化,青海省成立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热贡艺术产业化。
     为农牧民创收
     热贡艺术属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包括唐卡、壁画、雕塑、雕刻、堆绣、建筑装饰图案彩画等形式,发祥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尖扎一带。
     在同仁县郭麻日、年都乎等村,从事热贡艺术品制作的艺人有两千余人。不到40岁的娘本是热贡艺人,在他创办的热贡画院里,工匠们绘制一幅幅精美作品。
     娘本介绍,过去只有藏族群众喜欢唐卡,大多是宗教题材,学习的人少。近年来,许多外地人专门来求购唐卡,或者上门拜师,学习唐卡绘制技艺,唐卡内容开始转向反映现实生活。    娘本的画院年收入20万元以上。他说:“市场上销售的唐卡有80%出自我们黄南热贡艺人之手。”
     热贡艺人更登达吉的父亲夏吾才郎是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藏族艺人。更登达吉从6岁起跟随父亲学习唐卡绘画技艺,2007年他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更登达吉说,他所在的吾屯村大部分人家从事唐卡绘画,“与父亲所处的时代相比,现在的唐卡艺术十分兴盛。”
     青藏铁路开通,加上当地政府举办旅游节和展览会,热贡唐卡呈现热销局面。更登达吉收了20多个徒弟,每天不停地画,一些订单还是无法完成。
     今年30多岁的桑杰本原来是一名唐卡画师。他成立了“金轮”艺术品公司,从事工艺品制作和销售。现在,他的公司把热贡的唐卡、堆绣和泥塑作品销往美国、瑞典、韩国等地,每年销售额达数十万元。    黄南州农牧民人均收入约为2300元,热贡艺人每年收入至少2万元,示范效应明显。黄南州热贡文化产业单位现有90多家,从事热贡艺术创作的农牧民达7000多人。
     政府扶持 
     过去,大多数热贡艺人自小进寺院当喇嘛,艺术传承基本依靠宗教和寺院,深锁于寺院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青海省同仁县成立热贡艺术研究所,当地政府在一些中小学开设热贡艺术课。
     黄南州政府将热贡艺术保护、开发和利用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引导群众学习、制作唐卡、堆绣等,或从事中介贸易,引导热贡艺术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政府还投资修建热贡艺术馆,成立热贡艺术协会,集中展出精品,鼓励工匠传授技艺。2009年10月,热贡艺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005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将唐卡和堆绣列入第一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范围。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热贡唐卡地方标准。2007年,黄南州热贡艺术协会将80块写有“热贡艺人之家”的牌子挂在经同仁县热贡艺术鉴定考试合格的艺人家大门上。
     探索保护经验
     专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转瞬即逝,不可再生。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消亡速度。如何在保证艺术水准基础上保存文化遗产,走产业化发展是条值得探索的路。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王华说:“用生产、发展的方式使唐卡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既达到保护和传承目的,又使艺人走上致富之路。”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师唐远雄指出,传统技艺的保护不应该采取“封存”的办法,而应在不违背内在规律、不扭曲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引入现代产业体系,为濒危文化注入生命力。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项目启动后,重点是保护藏族、土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世居民族文化遗产。具体项目包括黄南州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及文化广场、热贡文化园区、同仁历史文化名城传统街区维修保护等,总投资8.4亿多元。根据规划,到2015年,实验区从事热贡文化产业的人员将达到5万人以上,文化产业收入10亿元,旅游人数2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亿元。    专家指出,实验区将总结热贡艺术保护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验。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