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458.七夕,我们歌颂什么?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传统的七夕是女性节日
   ●爱情不是七夕的全部意义
   ●“中国情人节”是对传统文化浅薄的附会
   ●为什么要叫情人节,我们就叫七夕节,我们就很含蓄怎么了?
   ●七夕不可能还跟过去一样,要尊重文化的常态变迁
   
   专家学者:
   孙建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肖  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民俗文字典籍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
   李  松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七夕将至,满城都是爱情,这里是“七夕餐”、“七夕游”,那里搞起相亲会、姻缘角,爱情似乎成为七夕的全部主题,但即使这样,“中国情人节”人气还是不敌西方情人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七夕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是什么?有必要把它改造成中国情人节吗?我们到底该如何过七夕?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三位专家学者。  
   1问:七夕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有什么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
   肖放:七夕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的七夕是女性节日,它关注女性的心理和身体,主要强调“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七夕的乞巧活动很多,比如“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以巧芽取针。现在南方很多地区还保留这些习俗。七夕还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强调两性的爱情忠贞。此外,七夕还与科举考试有关。据说七夕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主管科举考试的神仙。流传至今,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比较盛行,爱情之所以成为主题,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与社会两性开放程度、女性地位、女性被尊重的程度有关系。
   孙建君:过去把七夕叫乞巧节,也叫女儿节,乞巧在过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表现妇女的聪明智慧,不过现在已经淡化了。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代表了中国过去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传统的习俗活动挺多的,主要是女红。女红是过去安生立命、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流传至今的各地还是这些,但可能有点变异了,只是在形式上去做。比如乞巧,有些地区有组织地搞妇女技艺展览、评比,这实际也是一种形式。七夕不可能保存到现在还像过去一样。   
   2问:很多人把七夕看作是“中国情人节”,还有人大代表对此专门提交议案。也有人认为“情人节”不够确切,应该叫“爱情节”。对于这些称谓,我们应该怎么看?
   李松:我不赞同把七夕看作中国的情人节,不能骨子里树立一个标准,外国有什么,我们也得有什么。当然不是说外国的节日不好,它创造情人节有它的社会背景,我们尊重就是了。中国的七夕节有自己的时间概念,我们的故事更加浪漫深刻。中国人在七夕这天聚集起来重温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这一天,人们记住了,人与人建立一种爱情关系的时候是这样的,是这么忠贞、这么凄美、这么浪漫,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不要短暂的爱情,我们接受神话传说里的爱情观,大家心里是不是多一份安全感呢?叫做什么爱情节,也大可不必,爱情是七夕的文化意义之一,但不是全部。
   肖放:不能因为西方有一个情人节,我们也叫中国情人节。中国本来没有情人这个概念,对“情人”的理解是狭义的、片面的、非婚姻的,其实本来不是这个意思。把七夕节叫做中国情人节,有相应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情人节进入中国,一些文化人看到年轻人都在过西方情人节,就想到,我们中国自己也有,为什么要过西方的情人节,当时有专家提出严格抵制西方情人节,七夕就在这样的刺激下有了重新生长的机会。我认为,在当代所有传统节日里,七夕生命力是特别旺盛的,是现代生活里最有创造性的一个节日。现在,我们借这个节日为青年男女的爱情服务,这没什么不好,只是“中国情人节”这个名字不好。地方上有的叫七夕文化节,七夕风情节,今年湖北就将举办首届中国(郧西)七夕文化节。 
   孙建君:说是“中国情人节”这是对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和附会。七夕跟西方的情人节是两回事,两者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一来乞巧跟情人节没有任何关系,二来中国的七夕是表现爱情忠贞的节日。如果把七夕当做情人节,也像外国人送朵玫瑰花的话,那只是一个形式,并不了解它的内涵。现在七夕的主要形式是表达爱情,所以就慢慢转移到情人节的说法上来。我是这么看的,民间说是什么节都可以,但是没必要在人大上提议把它定为中国情人节。   
   3问:外来文化对传统节日的影响如何评价?传统节日该不该有所丰富和创新?创新的来源和尺度在哪儿?以七夕节为例,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能够统一吗?
   孙建君: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西方强势文化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冲击。国外的东西对我们影响很多,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很严重的摧残,想让它一下子恢复,谁也没有这种良方。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这个不要去讲什么统一,每个社会不断发展,新的东西不断注入。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深入以后,就像我们读了很多诗,读了现代诗、朦胧诗、十四行诗,再去看古典诗词,会发现还是我们这种唐诗宋词太好了,真是千古绝唱。 
   过去过七夕从来没有组织,也没有人强加他们,是发自他们内心的。老百姓想怎么过这个节日是老百姓的事情,但我们要正面宣传七夕,正面理解它。告诉大家七夕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过的,它的文化意义在哪,相信大家能够理解。传统文化要有尊严,自己要尊重自己的文化。
   肖放: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外来文化是不可避免的,这增加了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这只是补充丰富,不是我们的主体。我们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血脉所在,是我们价值观念寄托的地方。当然我们顾本,但并不排斥外来的一些文化,因为社会有多元的需要。
   我认为传统节日要不断调整,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它的基本内涵会比较稳定,但形式、方向会不断根据人们的需要自动调整节日的内容,所以七夕的变化也可以理解。就尺度来讲,人民群众认为是怎样就是怎样,不要专家说也不要政府说,要人民自己来说,他们自己做选择,这需要一个选择的过程。以七夕节为例,守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与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可以统一。比如男女相会的美丽传说可以变成当今社会伦理的加强,青年男女如果平常接触不多,没机会谈恋爱,不妨作为一个爱情节,作为一个相会的日子,作为社会和谐的方式。
   李松:我们当然不能静止僵化地看待传统文化,它一定是动态的变迁的借鉴的。我们对外来文化要借鉴,但不能借鉴得找不到自己。七夕是传统的接续,不再是直接传承了,因为它的一部分内容已经淡化了,但在爱情方面,我们还可以进行很多有意义的解读。中国人对爱情是很有见地的。我们为什么要叫做情人节,我们就叫七夕,我们就很含蓄怎么了?
   至于怎么过七夕,首先,我愿意每年采取一些实际行动去纪念它,强化它,不仅强化自己,还要影响周边的人,把心得和感想与大家共享,看下七夕能做些什么事情。我相信创造力来自于每个人的生活。其二,节日都是共享的,不是一个人关上门过七夕。如果大家都觉得节日应该一起干件很愉快的事情,我想七夕节就很了不起了。  
   4问:近年来,各地举办七夕活动热情高涨,不只是商家,许多媒体也围绕七夕争先举办相亲等娱乐节目。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孙建君:商家利用七夕作为发财的机会,却根本不了解文化产品跟普通产品是不一样的。媒体和商家是两回事,媒体比商家有思想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正确认识,不是附庸那些浅薄的认识和思想。作为学术分子只能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学术观点。大众想法和学术观点不是完全一致的。媒体主要是一个导向,把专家的认识传给社会。 
   肖放:这些活动对七夕来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七夕节日知名度。如果没有传媒和商家,七夕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定意义上,七夕的生命力就在于好多人对它关注。另一方面,它可能会把七夕的一些传统要素抽空,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功利的诉求,会削弱它一些传统的文化内涵,只是强调其中一些比较新奇的元素,利用七夕达到一个商业目的。商家和传媒不应该过度利用七夕这个资源,创新不能太离谱,应该想想怎样掌握好“度”,滥用只能适得其反。 
   李松:七夕这天去相亲,在文化转型中有它的具体意义,给现在的关系更增加一种浪漫色彩和道德规范。但是我反对媒体和商家把七夕节做成一种商业过程,反对把七夕节炒作成一个黄金节。我觉得节日更多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时间,节日从来不应该是一个商业机会。  
   5问: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对于七夕的保护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对此,您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李松:不仅是七夕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节日都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说明国家提倡我们保持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国家的一个基本态度,就是提醒全社会、每个人、各级政府或者文化部门,都有一份责任支持和保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对于保护的具体措施,国家没办法一刀切,没法制定一个标准的七夕节过法,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具体措施要因地制宜,要尊重文化的常态变迁。现在我们都是城市化生活,搞个集体订婚仪式,那也挺好的。
   孙建君:七夕不像端午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来确认。它是传统民俗节日,是跟民俗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现在有个提法,叫把过去的民俗“激活”,因为它还存在于老百姓心中。怎么激活?那就是按照老百姓的意愿去过这个节日,比如湖北端午节赛龙舟,由农民自发集资开展,民营企业家买些礼品,政府不拿一分钱,但在治安等方面给予支持。  
   相关链接  
   日本七夕节:
   与爱情无关
   日本的“七夕节”源自中国,延续了“乞巧”的风俗与习惯,现已成为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原本是阴历七月初七,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除了农历,所以现在日本的七夕节,是每年阳历7月7日。
   日本七夕节主要不是用来祈祷得到爱情,而是祈求姑娘们能拥有一身好手艺。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孩子都会聚在一起,在五颜六色的长条诗笺上写下愿望和诗歌,连同用纸做的装饰品一起挂在自家院内的小竹子上。这个习俗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由当地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组织或者公司,创作各自的竹饰,进行评比,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进行展示。
   此外,日本各地每年夏天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七夕祭”,人们身穿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太鼓阵阵,“短册”飘飘的街头巷尾挤满观看和游玩的大人孩子。配合“七夕祭”的,还有每年夏季的烟花大会。
   韩国七夕节:
   重祭祀讲究饮食
   韩国文学家崔南善在《朝鲜常识》中记载,七夕原来是中国的习俗,后传到了韩国,恭愍王(高丽第31代王)跟蒙古王后一起祭拜牵牛(牛郎)和织女星,并在那天把俸禄给百官们。
   韩国七夕最具代表性的风俗就是祈求织女星,希望自己也跟织女一样有着灵巧的手、织布织得更好。当天早晨妇女们把香瓜、黄瓜等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让女人们织布的手艺越来越好。韩国七夕的另一个重要事宜就是祭祀,祭祀可分为家庭祭祀和集体祭祀两种。韩国女性要在祭台放上干净的井水,牛郎织女不再成为祭祀对象,她们主要是为了祈求亲朋好友的平安。有些地方则举行祈求丰收的田祭。
   韩国的七夕饮食也有讲究,传统食品有面条、麦煎饼,还有蒸糕。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骆燕玲、齐晶 编辑:辰序)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