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632.百年西泠凿刻风云:篆刻时间的光线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厂先生与徐家植合影于西泠印社之小龙泓洞前
 
  
 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的篆刻作品
 
 吴昌硕先生在印社门口孤山社址缶龛前留念
 
  
 第四任社长沙孟海作品“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百多年的灰飞烟灭,事物与人物的面具已被时间的光线打烂,模糊恍惚,但它却像冬日绚烂后的梅花暗香走远。一百多年的时间,一百多个365天,怎么样的计算才是有重量与有价值的,除了在“西泠”这座高山前的敬重。两个世纪之间,作为一种遗存,它的痕迹与遗迹总要穿行在劫难的波澜与日常的状态里。恢宏与巨大、革命与力量、时间与记忆复归了平静的潜存,有时你会在不经意间的文字中与它相遇,被它震慑。那些人和事已经淡去,散发出一些光泽,凿透了百年细碎的记忆光屑以及光线中的魑魅浮动。而“西泠印社”四个汉字,凝聚了国学里单纯的精粹与心灵的愉悦,这是一种民族的想像力,一种剥离肉体与现实苦难的创造力,一种纯粹和谐的人格力。它是一种存在于琴棋书画之间的韧力和容力,是一种清泠的静寂,沉默的潜行,只有凝聚,不要抓狂。怎么样才算百年风云?是凝固沉默的朱砂,或是岁月飞溅的刻刀?西泠印社,滋润无声,泽被四野。在一百年多后的今天,我们听到那些薪火传递者的暗示:请不要再用仰视的角度,你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与超越!―――柯熙
   孤山路31号 
   西泠印社最早的设想,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丁仁和叶铭在杭州里西湖一座荒山之上筑舍读书,闲来把谈于孤山,那时就有了朦胧的想法。这一年,丁仁十六岁,叶氏则年长一轮,二十八岁。孤山路31号,是现在西泠印社的社址。这片风景胜地是四个印社创始人出资买下来的,当时买了孤山南麓五亩八分七厘八毫(合17150平方米)的土地,以建印社。西泠印社四个创始人,丁仁和王褆出身杭州望族,丁家祖上为八千卷楼主人,藏书甲富海内,王褆之父为光绪进士。而吴隐和叶铭,则出身于碑刻工匠,由此入道,而成名家。买山建社之初,款项几乎都是四人捐的,后来社员和赞助社员也纷纷解囊。四个创始人中,以吴隐出资最多,共捐490元大洋,丁仁252元,叶铭186元,王褆162元。其时,丁家家道已经中落,在靠出售祖上藏书贴补家用了。西泠印社中的建筑,也是1904年以后陆续建起的,像遁盫、潜泉、还朴精庐、鉴亭和观乐楼,都是吴隐建的,鹤庐是丁仁建的,而小盘谷原为一李姓布政使的私家园林,王褆和其孙私交甚好,劝说对方在1911年捐给了印社。1913年,西泠印社就在这些社员出资修建和捐赠的建筑间,正式诞生了。从一幅传世的照片中,人们也许还能重温当年的盛会。这是倡设西泠印社之后的首次社员雅集,号称“兰亭会”。后来每十年一聚,成为西泠印社的社规。直到近年才改为五年一会。1913年的秋天,在“兰亭会”上,吴昌硕被公推为首任社长。吴昌硕的金字招牌,使西泠印社的声望达到了顶点。杭州孤山这个原先的皇家花园,也因为这些人物的经常出没,而成了后世印人眼中的圣地。四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流逝风景中成了一段碑文,他们当年的事迹,又像碑文一样逐渐淡泊,只是西泠印社还在,当又一个重阳雅集到来时,也许会有人看见他们的先辈,在印社里隐现的身影。―――夏雨清 
   岁月留痕 
   西泠印社以金石蜚声中外,也以别具一格的园林建筑著称于世。印社社址北枕孤山,远揽山色,平挹湖光,可谓“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由湖畔之柏堂拾级而上,一路行来,碑刻、摩崖、石坊、匾联令人目不暇接,弥漫着浓重的金石之气。孤山本是一座文化之山,而印社的历史文化沉积更是浓得化不开。柏堂后石径口有石坊,横额隶书“西泠印社”为安徽桐城张祖翼手书,两旁石柱上刻丁仁撰句、叶铭书写的篆字楹联。“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这是1923年印社成立二十周年时所立。石径中有亭,名“石交亭”,意为“结金石之交”,亭额为赖少其所题。亭上一排敞开的建筑群,中有“山川雨露图书室”,额为清著名书法家翁方纲题。旁有“仰贤亭”,亭内陈列介绍丁敬、郑板桥、赵之谦等印人的石刻画像和题赞,额为赵朴初题写。由此往西过长廊,便是“宝印山房”,门口有清人李瑞清(清道人)的对联:“天地有正气,山水函清晖”。由此而上,经“鸿雪径”即达山顶。“鸿雪径”出自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雪泥鸿爪”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像鸿燕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鸿雪径尽头有“剔藓亭”,“剔藓”一词语出唐韩愈诗:“剜苔剔藓露节角”,意指辨识古代石刻需把蒙在石头文字上的苔藓剜剔干净方行。亭旁有“四照阁”、“题襟馆”。四照阁,前人曾题“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此为眺望湖山极佳处。“题襟馆”在四照阁右高处,馆内壁上嵌有丁敬碑刻30块,并有任伯年所画“吴昌硕饥看天图”石刻。阁左有著名的“汉三老石室”,庄重古朴,门前有联曰:“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千秋”。这可能是江南所存最早的石刻了。山顶正中便是作为西冷印社标志性建筑的“华严经塔”。塔身刻有《华严经》。末有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题偈,中间有杭人“扬州八怪”之首金农手写的《金刚经》经文。塔旁有“观乐楼”,为1920年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重孙善庆所建,用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曾访问鲁国,观赏过周朝的礼乐。另外,“鸿雪径”顶端有建于宋代的“凉堂”,相传南宋赵构请萧照来凉堂作壁画,特赐御酒四斗。入夜萧照携酒凉堂,每一遍鼓,则饮酒一斗,画完一堵粉墙,待四鼓落,画已告成,墨色淋漓,笔意恣纵。―――陆钧 
   风会雅集 
   这一张照片在《西泠印社百年图史》中,给我触动的反差感是那样强烈:1987年,时任社长的沙孟海与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杉雨,在中国书协举办的绍兴兰亭书会“曲水流觞”上的场景。这是一个值得回味的瞬间,刹那传达一种风雅颂的古风和诗意。其实我们都会想起那个著名的典故“曲水流觞”―――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已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葺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之后,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柯熙 
   名扬海内 
   在当年西泠印社的百年华诞大典上,有两位老人从日本远道而来相贺,他们就是梅舒适和小林斗庵。享有“天下第一社”美誉的西泠印社,不仅在社龄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在创社伊始,就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外的关注,成为百年西泠历史的一种重要线索与佳话,并且也由早期的日本发展,蔓延到了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最早的日本社员当数长尾甲(1864-1942)、河井仙郎(1871-1945)两位,此两人皆对西泠印社心仪已久,以师事之,并与“西泠四英”交情笃厚。1981年夏天,由沙孟海社长亲自签发了两份入社聘书寄给日本,决定吸收日本著名篆刻家梅舒适、小林斗庵为名誉社员,就此又引起了日本的西泠热。梅舒适1948年在日本创立“篆社”,1981年为西泠印社名誉社员,1988年为印社名誉理事,其弟子中已有4名参加了印社。小林斗庵师从河井仙郎等,现任西泠印社名誉理事,其弟子中也有五人参加。其余日本新社员有吉野松石、关正人等六人。上世纪90年代以后,西泠印社除了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吸收新社员外,还吸收了一些韩国、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澳门地区的友人为社员。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