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青年巴哈提?考克力亚演唱的《小放牛》,赢得台下阵阵喝彩;蒙古族青年那仁其其格表演的《王村长要彩礼》,令观众如痴如醉,掌声笑声不断。
  巴哈提是文化馆的美工,那仁其其格是图书管理员,以往他们都默无声息地干着各自的工作。当他们成为巴里坤小曲子的传承人后,他们把小曲子唱得出神入化时,不仅汉族群众爱看他们的表演,就连少数民族群众也感兴趣。
  如今,在巴里坤街头见到这两个小曲子“角儿”,有人就会惊喜地指点:“看!看!那是唱小曲子的巴郎子。”
  小曲子有趣在方言,难唱亦在方言
  巴里坤小曲子从陕西眉户戏演化而来,用巴里坤方言演唱。小曲子过去主要在娶亲“烘房”或办丧事时演唱。“文革”期间被列为“四旧”,传唱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今,有了年轻人的传承,小曲子成为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
  2007年,小曲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唱小曲子老艺人的相继离世,传唱它的人越来越少。为传承这一民间艺术,县文化馆馆长牛顺清从2005年开始留心挑选传承人。
  2005年年初的一天,几位老艺人在县文化馆演唱小曲子,巴哈提作为服务人员,为他们端水倒茶。巴哈提平时从未留心过小曲子,这次却被《小放牛》所讲的曲折爱情故事打动了;同时,他还觉得小曲子的唱腔非常独特、有味道。
  平时连说汉语都有些困难的巴哈提,从此经常参与老艺人们的聚会。
  一天,在入神静听《小放牛》之际,巴哈提忽然吼出一嗓子:“做了一锅饭,一家(人)拿一勺。抢着那个去吃饭,他把那个锅打破。”
  “好,好!”老艺人的叫好声,让他心里美滋滋的。
  巴哈提从此爱上了小曲子,成了小曲子的传承人。
  正经要学唱小曲子,他才觉得最难唱的是“拐调”。怎样才能唱出原汁原味?巴哈提走路、吃饭都在琢磨,常常忘情地唱起来。
  在2006年巴里坤冰雪节上,巴哈提首次登台演唱《小放牛》。哈萨克族青年唱小曲子,本身就让人惊奇,加上他唱得像模像样,赢得台下的一片喝彩。
  巴哈提愈加勤奋学唱,很快成为县里演唱小曲子的台柱子。
  巴哈提在台上唱,人们听不够,亲友聚会时,大家还要让他唱。唱完,还要让他一句句解释唱词含义。每当他解释完,总引得大家开怀大笑。因为,小曲子中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和诙谐幽默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大家对小曲子的喜爱,推助着巴哈提学习的兴趣。他还学会了用女声演唱《童养媳》。经过他的创新,原本用二胡伴奏的小曲子,又被加入了冬不拉伴奏。
  从观众捂耳朵到“唱得有味道”
  近年来,巴里坤劳务输出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这一变化编成的小曲子剧《王村长要彩礼》以风趣的语言、抖包袱的手法,讲述了一位母亲从担心儿子外出打工不安全,到支持儿子打工的转变过程。
  2008年6月,《王村长要彩礼》的小曲子演到哪里,欢声笑语就出现在哪里。不只因为它的故事有趣、与群众的生活有贴近性,还因为女主角将剧中人物李四婶的小聪明、世故演得活灵活现。
  扮演李四婶的是那仁其其格,而3年前她对小曲子既不懂、也不感兴趣。
  平时,那仁其其格喜欢唱蒙古族歌曲和流行歌曲。文化馆馆长牛顺清看中了她的嗓音条件和做事的认真劲。2005年冬季的一天,牛顺清找到那仁其其格,向她解释了传承小曲子的意义,鼓励说:“年轻人,去学吧。”
  “拐调”同样是那仁其其格学习小曲子遇到的最大困难。刚学了几个月,在一次庙会上演出《绣荷包》,她开口没唱几句,有的观众就说“唱得没味道”,有的竟捂着耳朵离开。
  面对这样的尴尬,那仁其其格心里虽不是滋味,却也成为她打定主意学好小曲子的动力。
  从此她经常找老艺人请教,每天早晨提前一小时到办公室练唱。一年后,她在老艺人的聚会上再唱《绣荷包》。唱完后,老艺人们不住地称道:“够味、够味”。
  如今,那仁其其格沉迷于学小曲子之中,一个接一个地学唱新曲目,乐此不疲。
   (来源: 新疆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