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查范围与内容    根据普查大纲要求,这次普查工作在地域上覆盖了我国大陆所有省区市。    普查的类别遵循国家统计局《统计上使用的产品目录》,参照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分类方式,将我国工艺美术分为雕塑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漆器工艺品、花画工艺品、天然植物纤维编织、抽纱刺绣、地毯挂毯、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民族工艺及其它制品、陶瓷工艺品、烟花爆竹等11大类。    根据工艺美术经济与文化的基本属性,这次普查的内容划分为行业经济、行业文化和行业管理三个方面,立足行业主体,尽量全面覆盖行业相关的领域。    经济方面主要反映工艺美术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包括产业总体规模、基本单位情况、从业人员情况、产业集群、市场布局、进出口贸易等主要指标及其运行情况。    文化方面主要反映工艺美术业工艺技法、流派特点、代表人物、优秀作品等传承和发展状况,包括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生存状态、保护状况、珍稀原材料、资源布局及开发利用等情况。    行业管理方面主要反映行业法规建设情况、社会团体、专业教育、科研机构、相关藏馆等情况。    这次普查工艺美术经济方面的数据收集,由国家统计部门具体承担;文化传承方面和行业管理方面的资料收集,由各级工艺美术协会和普查办公室具体承担。    二、普查原则与方法    这次普查工作主要依据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财政部关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全国工艺美术普查立项报告书》的批复,以及全国工艺美术普查方案、大纲及有关规定。根据这些文件精神,提出并坚持了全面性、真实性、规范性三项原则;在限定的范围内全面、完整地反映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基本国情,坚持数据和资料的全面、范围和种类的全面;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普查数据,资料来源必须准确真实,普查数据必须准确可靠;按照经济普查的规范化要求统一口径、统一表式、统一程序、统一体例。    根据工艺美术行业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既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又与市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兼顾其共性与个性,本次普查将工作分为经济普查和文化普查两条主线。这样既符合经济普查的一般要求,又体现了工艺美术行业的特殊性,这在行业普查中是一次新的尝试。    经济普查采用通行的方法,一是对历史年度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搜集,分类建档:二是从国家统汁的工业综合数据中剥离出工艺美术类数据,按普查年度,与各省普查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和可比性比较;三是选择工艺美术主要经济指标,与可比年份比较,描述行业发展现状。主要指标表述上以表格形式为主。    三、普查成果摘要:
  1、工业企业数量
     2006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共有企业4.97万个,其中工业企业3.49万个,批发零售企业1.48万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39个。
     在全部工艺美术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24040个,占行业工业企业总数的68.8%;集体、集体联营和股份制合作企业3417个,占总数的9.78%;其他类型企业2726个,占总数的7.8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367个,占总数的6.78%;外商投资企业2119个,占总数的6.07%;国有、国有联营和国有独资公司267个,占总数的0.76%,全行业形成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格局。
     从企业规模看,大多数工艺美术工业企业人数在100人以下、企业资产在50万到1000万元之间,规模以上企业只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2.71%。
     从11大品类看,行业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排在前三位的是:民族工艺及其它制品有9421个,占行业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26.97%,雕塑工艺品有4475个,占行业总数的12.81%;抽纱刺绣有3812个,占行业总数的10.91%;金属工艺品有3055个,占行业总数的8.74%。
  2、企业从业人员
     截止2006年底,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共258万人。其中制造业245万人,占95%;批发零售业行业从业人员总数有近13万人,占行业总数的5%。
     我国东部地区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有174.55万人,占总数的71.26%;中部地区49.93万人,占总数的20.38%;东北地区75789人,西部地区128981人,两个地区合计数占总数的8.36%。从业人员列前8位的省份依次是:广东47.2万人、浙江35.9万人、山东35.4万人、福建27.6万人、江苏14.5万人、河南13.1万人、湖南12.2万人、江西10.9万人。
  3、行业产值
     2006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05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2094亿元,年均增长率54.45 %。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69亿元,占行业工业总产值的51.84%(见图2-9)。另外,还有零散的个体工艺美术从业者,产值为408亿元未包括在此统计数据之内,合计数据是4013亿元。 
     11个大类中,总产值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897.06亿元、民族工艺及其它制品638.05亿元、抽纱刺绣547.84亿元、天然植物纤维编织366.28亿元、地毯挂毯276.98亿元、金属工艺品261.63亿元、雕塑工艺品224.33亿元、花画工艺品135.2亿元、陶瓷工艺品120.4亿元、漆器工艺品83.35亿元、烟花爆竹54.1亿元。
     从地区分布看,2006年各省区市工艺美术工业总产值排在前10位是:广东896.2亿元、山东811.9亿元、浙江513.9亿元、福建349.3亿元、河南259.8亿元、江苏171.5亿元、江西97.7亿元、上海72.6亿元、湖南60亿元、河北58.8亿元。
    4、出口交货值情况
     2006年,全国工艺美术出口交货值为1420亿元,占行业工业总产值的39.4%。前10名省份依次是广东414.02亿元、浙江271.88亿元、山东221.55亿元、福建201.98亿元、江苏62.36亿元、河南54.38亿元、江西46.23元、安徽32.18亿元、天津22.13亿元、河北18.81亿元。
     民族及其他工艺品出口交货值最大,为287.9亿元,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267.1亿元、抽纱刺绣205.65亿元、天然植物编织品199.05亿元、金属工艺品94.53亿元、陶瓷工艺品78.4亿元、地毯挂毯74.96亿元、花画工艺品66.3亿元、雕塑工艺品64.85亿元、漆器工艺品47.8亿元、烟花爆竹33.5亿元。
  5、固定资产原价与市场情况
     2006年,工艺美术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价1122亿元,比2004年增加680亿元,年均增长59.24%。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原价321.14万元,规模以上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原价1081万元。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固定资产原价873.42亿元,占行业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价总数的77.83%;中部地区181.49亿元,占16.18%;东北地区33.45亿元,西部地区33.78亿元。前10位的省份依次是:浙江223.0亿元、广东196.9亿元、山东161.2亿元、福建102.6亿元、江苏91.2亿元、河南69.6亿元、上海41.4亿元、江西36.9亿元、辽宁27.2亿元、安徽26.8亿元。
     2006年,我国已经形成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56个,产值449.90亿元,从业人员123.73万人(包括社会加工人员);产业集群23个,产值 1110.79亿元,从业人员249.88万人。
     我国目前共有各类工艺美术品专业市场280处,总面积1012万平方米。其中批零兼营216处、零售52处、批发12处。建筑面积在1000平米以下的39个,1001-10000平米的132个,10001-30000平米的65个,30000平米以上的40个。
  6、行业人才的基本情况
     行业人才情况涉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三个方面。
     2006年,我国工艺美术行业共有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1787人,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365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422人。在36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仍在从事创作的有267人,还在授徒的219人,享受政府津贴的95人。
     大师的专业分布排名前3位是雕塑工艺品,122位,占总数33.42%;美术陶瓷73位,占总数20%;抽纱刺绣专业,有46位,占总数的12.6%。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数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是:江苏47位、北京46位,浙江37位,广东31位、福建29位。
     在142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中,有691位在授徒,1083位在从事创作。从地区分布看:北京151位、四川有147位、河南有146位、山东121位、福建99位、浙江94位、江苏89位、广东82位、江西57位、重庆和甘肃各46位、河北和陕西各44位、上海33位、广西32位、山西30位、宁夏21位、辽宁和湖北各19位、云南和安徽各18位、新疆17位、西藏16位、青海13位、内蒙古和黑龙江各7位、湖南6位。天津、吉林、海南三省市没有评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我国共有3025名高级工艺美术师,其中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有1693人,占行业总人数的55.9%,其中从事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有600多人,约占行业总人数的20%。
    7、珍稀资源布局及开发利用情况
     珍稀石材、木材分布在全国114个地市和区县。
     a、玉石和彩石类。
     玉石类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田、青海格尔木、河南南阳、广东信宜、陕西蓝田、辽宁岫岩、甘肃酒泉等地;彩石类主要分布在浙江青田和昌化、福建福州、内蒙古赤峰、湖北恩施、湖南浏阳和洞口等地;比较珍
     稀的砚石主要分布在广东肇庆、甘肃卓尼、安徽歙县等地;
     目前大多数工艺美术原材料资源濒临枯竭状态。中国“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和巴林石中的巴林石已枯竭,寿山石、青田石和鸡血石、新疆和田玉、广东端砚石、河南独山玉储量稀少。各地已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如广东肇庆对端砚的砚石老坑等名坑已封堵,福建已发布寿山石开采禁令。
     b、珍稀木材类主要分布在云南会泽和曲靖、福建三明和仙游、四川邛崃和雅安。
     珍稀木材中,海南的紫檀、鸡翅木、黄花梨树种已经罕见;云南的楠木、樟木、红椿木列入保护物种,禁止开发;湖北和四川的阴沉木、重庆的生漆存量稀少。
  8、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
     普查按品类的出现时间、生存状态、传承方式将工艺美术品分为传统品种和新兴品种两大类。即: 1911年以前为传统品种,以后为新兴品种(也称现代品种)。品类的生存状态划分为发展良好、生存困难、濒危、停产四种;传承方式分为社会、师徒、家族三种。
     地区品种数量超过100种的4省份依次是浙江128种、山东116种、四川103种、江苏100种。
     在全部1865个品种中,属于传统品种的764个、新兴品种472个,另有629个品种出现时间不详;发展良好的959个,占51.42%;生存困难的536个,占28.74%;濒危的253个,占13.57%,停产的117个,占6.27%。
  9、行业组织建设情况
     工艺美术的行业管理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纳入国家计划系统,进行统筹管理。80年代后期国家机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1987年成立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标志着工艺美术行业由政府管理转向行业管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联系纽带。1987年5月成立的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是我国最早的省级工艺美术协会。普查开始前,全国有23个省区市建立了行业协会。
     截止2006年,省级工艺美术学会有11个。行业社团248个,其中国家级社团7个,省级社团82个,地市级社团159个。
     10、法规建设情况
     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后,有8个省市出台了本省的保护办法、规定和条例,占全国省市总数的四分之一。即:江苏、河北、浙江、上海、北京、四川、广东、重庆。
  11、教育、科研情况
     截止2006年,我国共有工艺美术相关院校483所,其中大学262所、职业学院156所、职业学校56所;共有教师46703人,其中高级职称者16935人;共有应届毕业生101422人,在校生318868人。
     从地区分布看,排名前5位是:上海73所、浙江57所、河北有35所、四川30所、广东27所,国家级的10所工艺美术及相关院校在北京。
     院校中,有公立430所,教师40616人,其中高级职称14987人,共有毕业生95447人,在校生288557人。私利院校35所,教师6005人,高级职称1814人,共有毕业生5885人,在校生28604人。
     截止2006年,我国共有工艺美术科研机构95所,职工3962人,其中高级职称532人,中级职称741人。地区分布前3位是:广东8个、福建7个、安徽6个。
     科研机构中,国有50个,股份制8个,私营24个,其它2个。从经费来源看,国家全额拨款的12个,占科研机构总数的12.6%;差额拨款的14个,占总数的14.7%;自筹资金的有69个,占总数的72.6%。
  12、馆藏设施
     全国目前共有工艺美术藏馆265座,其中专业藏馆90座,综合藏馆175座。前5位是:吉林41座、山西27座、黑龙江18座、福建16座,云南15座。从所有制成分看,国有藏馆168座,占藏馆总数的63.4%;集体所有制藏馆20座,占总数的7.5%;私营藏馆65座,占总数的24.5%。 
     从建筑面积看,1000平方米以下的122座,占藏馆总数的46%;1001―5000平方米之间的85座,占总数的32.1%;5001―10000平方米之间的23座,占总数的8.7%;10000平方米以上的34座,占总数的12.8%。 (供稿: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办公室,摘编: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