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面人,一做就是二十年
  面人也称面塑,以前其制作原料面粉加颜料,而今大多数都已经被橡皮泥所取代。据了解,虽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却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现在在常州的街头,这类手工艺制作的艺人屈指可数,而今年已经47岁的面塑艺人董永清,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常州“最后一位街头的捏面艺人”了。董永清来常州生活已经有了8个年头,现在家住北环新村。董师傅说,他原先并不是做面人的,而是做的吹泡糖人。1988年,由于肝炎流行,做吹泡糖人又不太卫生,自己才开始转做面人。而自己的面人手艺正是当年摆糖人摊的时候跟一个捏面人的师傅学的,这面人一做就是二十年。
  上月,记者几次拜访董师傅,发现他做面人的工具很简单,8种颜色的橡皮泥,一把小剪刀,一块巴掌大的玻璃板,一把刻刀以及一把塑料小梳子。靠着一双巧手,董师傅就利用这些简简单单的工具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小面人。神气活现的孙悟空,满脸笑意的福娃,各具特色的十二生肖…… 花花绿绿的面人引得不少路人前来观看。
  董师傅甚至还现场为记者做了一只福娃面人。只见他把一团橡皮泥放在手心搓捏揉圆,手指熟练地捻捏,接着再用刻刀一挑一戳。最后,再用沾着亮粉的“京”字印章在福娃的前胸一印,一个惟妙惟肖的福娃欢欢就跃然“指间”了。董师傅告诉记者,通常一个面人大概只要七八分钟就能做好了,奥运期间,很多人都来这买福娃,其中老人和小朋友比较多。
  手艺难传急煞捏面艺人
  “以前常州有3个做面人的民间艺人,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了。”说起这门民间艺术,董师傅显得有些难过与无奈。董师傅告诉记者,过去他也曾经收过几个徒弟,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哎,现在哪有年轻人靠做面人来为生的啊!况且,如今也没个地方能安安稳稳地做这个。”说起自己的这手捏面人手艺,董师傅坦言,自己很希望这门手艺能够后继有人,毕竟这个也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我这个也算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了,而且这个活是只传手艺不传物的啊!”他告诉记者,早年在上海时,董师傅曾经在一所中学的兴趣课上教过孩子们捏面人。后来,自己也在一些幼儿园里教过。来到常州后,也有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董师傅家学过捏面人。“其实,有很多人都很喜欢面人这种小玩意,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一些老人看到这些面人的时候,往往都会勾起他们对童年的回忆。”他说。有一次,一对来自台湾的老夫妇看见董师傅正在做面人,老夫妻俩显得非常激动与兴奋,临走时还特地向董师傅买了4个“大熊猫”带回去作为纪念。董师傅说,现在的面人生意可不好做了。往往是看的人多,买的却很少。要是遇上节假日的时候,生意才会好一点。“现在的小朋友看到面人的机会本来就少,而且孩子们现在喜欢的卡通人物我也不太清楚。”董师傅无奈地说。
  城管发难,尴尬“退江湖”
  虽然是个艺人,但董永清的日子并不好过。现在,他的妻子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这使得原本就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而董永清自己手臂也有残疾,如今自己还患上腰间盘突出,木工活、瓦匠活等一些力气活都不能做。家里每个月都是靠低保费和儿子在饭店打工的钱过日子。而自己卖面人的钱只能勉强补贴家用。“我要和城管打游击战的啊!”董师傅说起这显得有些气愤。如今,董师傅摆摊的地点也只不过是“暂借”而已。由于他捏的奥运福娃等面人特别受欢迎,因此这家水果店老板才肯同意让他八月份在店门口捏面人,希望能以此与奥运挂钩,顺便为水果店招徕一些顾客。但由于常常是看面人的人多而买的人少,人群挡住了水果店老板的不少生意。无奈之下,老板不得不下“逐客令”。昨天,记者在水果店门前已经看不到董师傅和他的摊位了。董师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只能还像从前一样在街头,马路上摆摆摊,而且还要时常躲避城管的追查。”我这个东西又不大,而且又没有污染。”董师傅说,他的工作台长约30厘米,宽约50厘米,高约50厘米的红色小木箱,平时他就是靠它在街面上设摊做手艺。然后,由于屡遭城管“清理”,董师傅今后的手艺活处境可以想象。董师傅告诉记者,他自己也和城管人员多次协商,也通过残疾人协会向城管部门反映过,可是还是不了了之。“想在公园里做面人吧,公园又不肯……”董师傅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长叹了一口气!
  谁来帮帮捏面老艺人
  手捏的面人、口吹的糖人、虎头鞋、乱针绣等等这些久违的民间工艺洋溢着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古朴的民风乡情,在日益开放的新兴旅游型城市,这些都代表着常州特有的文化“名片”和旅游亮点,然而即使是在日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气候下,个别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却依然处境窘迫,这不能不说令人扼腕。 其实,董师傅自己也想过推销自己的面人,但因缺乏包装和市场经验,最终还是作罢。虽然以前也有个别公司或是一些展览活动负责人找过董师傅,但是大部分都是在街头偶遇。如今城管管理严格,无证在马路上摆摊的行为是坚决禁止的,自己怕也是很难在白天摆摊了。董师傅最大的愿望就是,“现在只希望能有个安定的地方捏面人!”常州市政府有关方面昨天就此答复记者说,像董师傅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所在街道办获取帮助,同时也可以向当地的民政部门反映,仅此而已。
  如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在我们身边的确也有一些民间艺人正面临起码的温饱问题。其实,只要在合法合情的范围之内,让一些民间艺人在步行街、公园、闹市商业街等地表演经营,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一方面,既能为这些生活窘迫的民间艺人解决生计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传统的地方民间艺术,了解文化内涵,丰富城市文化。
 (来源:扬子晚报/作者:陈璐、孙艳、张斌、肖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