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的家在四川省松潘县热雾区的小姓乡,这里是黑水、松潘和茂县交界的三角地区,几千年来,岷江、黑水河、热雾河把这里包围,宛如孤岛。但他们却拥有一笔其他羌族人少有的财富――多声部音乐。
  仁青的父亲郎加木是当地有名的羌族歌王,六七岁开始,仁青就跟着爸爸到处去唱歌了。“羌族的民歌大多是多声部,要两个人或者两人以上才能唱。”仁青的搭档是从小的玩伴格洛,后来成了他的妹夫,他俩一起组成了“毕曼”组合。
  “很多民族都有多声部演唱,但一般来说,高低音各司其职,有比较明确的分工。羌族多声部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人的高低音是交错进行的。我唱高音,格洛就要唱低音;格洛唱高音,我就要接低音。”这种高低音的交替循环,使“毕曼”组合的音乐有如波浪,一波接一波,源源不断,让听者极为震撼。
  一个22年前的承诺
  仁青从小喜欢唱歌。在那个闭塞的山沟里,音乐成为他们消遣的唯一方式。几千年来,仁青的祖辈都是在对酒当歌之中度过一生,他们从来不曾想过要唱给别人听。
  直到1984年,一个汉族人闯到这个“孤岛”,他就是把仁青带出大山的伯乐――汪静泉。当时《中国民歌集成》正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普查民歌,四川省文化厅和四川音乐家协会联合成立了四川卷编辑部,28岁的汪静泉担任编辑部主任。他怀着一颗对音乐的热爱之心,走进了仁青生长的羌寨。
  汪静泉在仁青家寄宿下来。郎加木农活儿也不干了,专门陪着汪静泉喝酒,还请旁边的老搭档――瞎子甲波塔一起给汪静泉演唱极为悲怆的羌族酒歌――《唱不起了》。汪静泉被这歌声所震撼,“找了这么久的音乐,终于找到了。” 
  汪静泉对年幼的仁青说:“你要好好跟你父亲学歌,将来我带你们去成都玩。”仁青对这句话印象十分深刻。22年之后,汪静泉果然兑现了他的承诺,不仅把仁青带到了成都,还把他带到了北京,带到了全国亿万观众的面前。
  一曲成名天下知
  仁青与汪老师的重逢是在2005年。汪静泉发现,仁青的歌唱得非常好,音色、韵态都很不错。2006年3月5日,为了兑现22年前许下的承诺,汪静泉邀请仁青和格洛到成都去玩。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到成都。
  在成都期间,汪静泉看到中央电视台即将举办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并首次设立原生态组比赛。他喜出望外,问仁青敢不敢去参加四川地区的海选。虽然不知道什么青歌赛,仁青和格洛还是决定听汪老师的去试一试。
  临到上台那天,仁青和格洛很紧张,汪静泉说:“你们唱歌不是要喝酒吗?那你们就喝点酒再上去唱吧。”两人买了两瓶酒,各自一瓶酒下肚,胆子壮了起来。
  “那天我们喝多了,完全忘了在比赛,还以为是在家放牛放羊,张嘴就唱起来,越唱越亢奋。台下的观众也越来越激动。唱完以后我们才清醒过来,心想完了,肯定唱砸了。”令仁青意外的是,那天他们的演出非常成功,评委一致亮了最高分,认为他俩把古老的羌族多声部歌曲唱绝了。
  在成功进入决赛以后,仁青和格洛来到了北京,他们的歌声征服了评委,最后获得了原生态组比赛的铜奖。古老的羌族多声部民歌由此走出深山,走进大众的心中。此前,仁青的父亲郎加木也曾带领5个羌族人一起参加西部民歌大赛,并获得了银奖。父亲的演唱让当时的听众眼前一亮,但羌族多声部民歌还没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而青歌赛之后仅仅两年,羌族多声部民歌已经广为人知。今年即将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中,四川省松潘县申报的羌族多声部民歌与蒙古族合声演唱、瑶族蝴蝶歌、壮族三声部民歌、苗族多声部民歌一起,被列入多声部民歌项目。这个项目申报成功,毕曼组合功不可没。
  唱得更好,走得更远
  走出大山后,仁青逐渐意识到自己演唱的民歌的价值,它不仅仅让羌族人在放牧、喝酒时获得愉悦和快乐,而且也在传播羌族文化。他逐渐关注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一个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很担心,会唱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人越来越少了。”仁青的眼中透着担忧。他今年已经37岁,会唱七八十首多声部民歌,在他这一辈中,会唱多声部民歌的人最多占20%。父亲的年纪越来越大,记性也越来越差。羌族自古以来都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所有的民歌都靠口传心授,一旦老人故去,这些古老的民歌就会永远消失了。
  而作为本民族文化的受益者,仁青也希望依靠歌声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和格洛经过再三考虑,还是选择签约汪静泉开设的阿尔麦文化传媒公司,“不是要通过商业化挣钱,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生存。”被称为仁青的“经纪人”的余琼琼说。
  让仁青略感欣慰的是,现在村里人保护和传承文化的意识大大加强了。很多老人主动提出要小孩子学习多声部民歌,村里老太太的织布机又响起来了,大家重新穿上了羌族服装。“这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对传承民族文化至关重要。”余琼琼说。
  据了解,四川省松潘县也逐渐意识到羌族多声部民歌这个品牌的吸引力,他们计划设立一个“歌堂”,请当地会唱多声部的老人来歌堂授课,一方面可以培养传承人,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让老人获得一些经济收入。但项目还没有实施,地震就来了。
  尽管目前的核心工作是抗震救灾,但余琼琼和仁青都相信,在大地震中迸发出的人性之美,一定会带来文化上的又一次“复兴”。到那时,仁青想要走得更远,唱得更好的愿望,也许就能实现了。(来源:中国民族报,撰稿:记者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