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专家称为“民族精神的DNA”。那一首首来自乡土民间的民歌、一件件古朴粗犷的工艺品,其中都暗藏着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流传不息的精神密码。让行将消失的民间艺术重获新生,就是要重绘我们的“精神DNA图谱”。
 
     皮影老艺人张进绪在展示他爷爷制作的皮影道具(2006年12月15日摄)。宁夏银川市贺兰县金贵镇雄英村64岁的皮影老艺人张进绪从小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祖传皮影戏,掌握了10多本皮影戏的表演及唱腔。年轻时,他经常带着两木箱皮影为村民表演。张进绪老人表演用的200多件皮影道具都是爷爷和父亲用牛皮雕刻制作的。目前,随着农村电影、电视的普及,张进绪老人表演皮影戏的次数不断减少,他便时常在家中摆弄这些皮影。(新华社记者 刘泉龙 摄)
     寻找行将消失的精神密码 
     几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人为载体,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的艺术形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认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可以被理解为民族精神的DNA,它代表了民族的标志和性格,更是一个民族对外展现的形象。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被称为重绘民族精神DNA图谱的工作。“失去了这种DNA,文化的多样性便消融了。统一的一种文化,对人类的未来很可怕。”田青说。 
     田青的这种担忧在华惠民那里得到了印证。华惠民是陕西省渭南市文化局局长,他告诉记者,渭南市有各类民间艺术上百种,全市仅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就有12项,省级项目30多个。但近年来,一些民间艺术因为老艺人去世而只剩下了物质陈列品。而那些仍有民间艺人在坚守的传统技艺,生存状况也非常艰难。
 
     这是范正安表演的山东泰安“单人皮影”,也叫“十不闲”——摆弄皮影人儿,唱词念曲,鼓乐伴奏……全由一人包揽,手、脚、嘴都没闲着。拥有这绝技的,全国就范正安一人。 (新华社记者 廖翊 摄)
     渭南市的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始于汉代,当地的尧头古镇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窑,这里生产的黑釉瓷器因色泽黑亮而被称为"黑珍珠",这一传统技艺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现在,在四平方公里的古窑遗址地区,只有一户人家为了生计仍坚守着最后的窑火。 
     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海外。与此同时,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民族精神的“DNA”到了非保护不可的时候了。 
     2005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随后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现在,我国不仅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文化遗产日",还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成为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今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51名及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
     传承人之惑 
 
 刘永周师傅在自家祠堂舞起皮影来,神采奕奕。 (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这是刘永周师傅和搭档刘定三在表演皮影戏《大闹天宫》。 在云南省腾冲县固东镇顺江街刘家寨,至今流传着明朝初年从中原传入这里的“滇西皮影”。其中刘永周师傅的皮影制作及表演融合了中原与云南地方戏曲的特点,堪称一绝。 自明代起,刘永周的祖辈就继承了制作皮影的绝活,他们制作的“靠子”(皮人或道具)皮色半透明,刻画出的人物头部造型夸张,通透明亮,线条柔美。传承至今,刘师傅在镂刻人物时更是多用曲线,精心揣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形态迥异,许多作品被云南民族博物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一些博物馆、学术部门收藏。他本人也以“云南一绝”的皮影制作与表演,于1999年6月获得云南省文化厅授予的“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活态艺术",以民间艺人的口头教授为主要传承方式。为这些老艺人创造传承条件、建立可持续的传承机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有效的方法。但现在,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大多已到老年,普遍面临技艺失传、徒弟来源短缺等问题。 
     今年已经80高龄的李增恒把自己称为"和时间赛跑的人",作为陕北秧歌传承人,他扮演的妙龄少女体态轻盈、风情多姿,因此成了当地的传奇人物。在从艺60多年的时间里,李增恒摸索出一套秧歌表演的技巧和动作,现在最让他着急的,就是难于找到几个痴迷于陕北秧歌的年青人来传授技艺。 
     同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陕西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已有千年历史,但由于乐谱所剩无几,乐器大量丢失损毁,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使得这种从唐代宫廷传至民间的吹打音乐面临失传的危机。 
     邓印海是水会音乐的传承人,在研究、表演这种民间音乐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当地所有的村子收集乐谱和乐器,还发展了上百名当地农民学习演奏。但现在,水会音乐仍然没有一支固定的演出队伍。邓印海告诉记者:“每场演出5到10元的报酬,哪里留得住这些喜爱水会音乐的农民?”
     做标本还是养活鱼? 
 
     艺人在表演道情皮影(2006年4月21日摄)。 灵宝道情皮影是清代中叶由当地艺人将宣扬道教经义的道情戏与皮影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形式,曾流传于陕、晋、豫一带。随着20世纪80年代一批老艺人相继离世,道情皮影逐渐淡出。目前,只有河南省灵宝县尹庄镇西车村的灵宝道情皮影艺术团还保留着30余部剧目,在当地各大庙会、堂会和庆典活动中演出,并数次走出国门,到国外表演。 (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保护和发展的道路上,许多地方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些城市建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流散于民间的工艺品、历史资料搬进博物馆进行展出。专家认为,这种"做标本"的方式,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懂得欣赏的人多了,对民间艺术的市场需求自然就大了。 
     但作为"活态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做标本"的同时更要"养活鱼"。帮助扶持传承人进行传袭活动,让民间艺术尝试着进行市场化运作,都利于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这是昆曲《牡丹亭》中柳梦梅与杜丽娘成婚一幕。(新华社记者 薛东梅摄)
     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在这方面是成功的典范。这一改编剧目启用青年演员出演,并融入现代审美法则。该剧在一片争议声中进入市场,却受到了惊人的欢迎,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如今青春版《牡丹亭》已经演出超百场,观众大多数是青年人。这出戏救活了苏州昆剧院,并捧红了昆曲这个戏种,对昆曲的传承和弘扬都发挥了重大了作用。 
     有两千年历史的陕西华阴老腔曾是受当地群众喜爱的皮影戏。作为家族戏,老腔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让这一剧种后继乏人,近年来几乎衰落成只有华阴张氏家族中几位老人还会哼唱的小调。但通过将演奏和唱腔脱离皮影表演,去掉皮影小舞台,让艺人们回到大舞台上等多种创新,使这一地方曲种得以重新焕发生机,不但参与了话剧《白鹿原》的表演,还被请到北京音乐厅进行了专场演出,更被赞誉为"黄土地上的摇滚"。 
     但在市场化过程中,一些对民间艺术的改造显然过了头。传统乐器表演变成了中式乐器"大杂烩"、民间手工艺品沦为流水线上的粗糙复制品、地方戏曲被声、光、电、钢丝等各种现代设备进行重新包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不解地说,"这是保护,还是毁灭?" 
     目前,一些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的开发,甚至借继承创新之名随意篡改民俗艺术,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田青认为,文化最终是要市场化,但同时也要区别对待。在制定文化市场化的政策时,对于一些非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应采取特殊的保护政策。 
     专家认为,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单地商品化、碎片化、拼盘化,失去了自由的民间艺术只有靠趋时和复制来维持生计,那么用不了几十年,我们就可能只剩下少量的遗产旅游点和产品了。这种失去传统和自由的所谓产业化运作,其实是以另一种方式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
 (来源:新华网/作者:杨一苗 谢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