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的南京民俗博物馆老茶馆,一反往日的平静,人头攒动。白局艺人黄玲玲和周慧琴、许仁寿、徐东宝等在这里同台演出。台下,黄玲玲悄悄告诉记者她此行的一个心愿:想收徒弟。
     表演白局的人越来越少 
     6月14日,南京白局等南京传统技艺、民俗被批准成为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玲玲今年63岁了,白局入选非遗的消息让她既喜且忧,忧虑的原因是,如今在南京表演白局的艺人日渐稀少。就像昨天,也只来了4个人。 
     白局本不该是这样的局面。黄玲玲说,其中有个原因来自师傅。白局要不要收徒弟?在当年几个一起学白局的姐妹间也存在着不一致。有人认为教会了徒弟后师傅就会饿着。黄玲玲则认为只有普及才有白局的明天。顶住种种压力,她也是从2007年8月才开始带徒弟,也就是昨天在现场出现的马敬芝、陈世秋两位。 
     但是她们二位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人了。白局要传承下去,依靠两个徒弟远远不够。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南京人都已渐渐淡忘了白局。“什么是白局啊?”黄玲玲说,遇到这样的问题她就不想带这个徒弟,不懂白局又从何谈起学白局? 
     上世纪60年代,市总工会主席夏冰流组织成立了南京白局剧团(全称“南京白局实验剧团”)。黄玲玲、周慧玲她们分别在14岁、18岁的年龄入团学白局。那是南京白局的黄金时代,时光飞逝,南京白局剧团进进出出30多人,眼下只有不到8人还在传承白局。 
     必须耐得住寂寞的非遗在2008年夏天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当新民谣遇见白局时 
     还好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远离白局。金陵学派南京民谣说唱组合的阎勇、刘永强就是新入门的。刘永强是周慧琴的学生,用手机录下两段白局录音,一个星期后刘永强就可以惟妙惟肖地说上一段白局。 
     市民阎勇这几年潜心研究南京民谣。他拿出一首《锅盖儿,茶壶盖儿》的民谣说,白局和他正在研究的民谣有很多相通之处,里面有不少语句就是受了南京白局的影响――刺木锅盖儿,茶壶盖儿,茶壶嘴儿,茶壶把儿,茶壶盖上有个坠儿,坠上链儿,链连把儿。把儿邻盖儿,盖儿上有个窟窿眼儿……弄坏我的茶壶盖儿,泡出茶儿没得味儿,弄坏我的木锅盖儿,满堂屋里都是味儿。什么味?年味。什么年?过年。我给大家拜个年! 
     眼见阎勇说得兴起,黄玲玲也跟着来了段南京白局――枸杞头儿,苜蓿头儿,马兰头儿,拌香干。茭儿菜,菊花脑,黄瓜虾米麻油浇! 
     谁是南京白局下一代 
     从今年春节后开始,南京白局一直没有演出。从昨天开始,南京白局将在甘熙故居唱响。记者了解到,经过南京民俗博物馆的牵线搭桥,今后的每周三,黄玲玲等白局艺人可以在这里切磋技艺。 
     黄玲玲说,她还很希望在这里教徒弟。以前都是在家里教徒弟,现在民俗博物馆在老茶馆搭建有专门的戏台,再也不用担心场地小了。什么样的人是黄玲玲心目中的徒弟?黄玲玲说,其实男女老少都无所谓,关键是喜欢白局,这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前提。还有一些基础很重要:他(她)的嗓音要好,必须是南京人。 
 (来源:新华网/作者:黄韬 胡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