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琳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国务院颁布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以来,3个新增放假日的第一个。面对“新”清明的第一次放假,我们应该如何过?清明节有什么习俗?它的文化意义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请他谈谈有关情况。 
 
 香港舞蹈团表演的舞蹈《清明》
  
 
 宋 张择端作《清明上河图》(局部)
  记者:一提到清明节,人们都会下意识地想起杜牧的那首《清明》诗,特别是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名句,给人以一种凄凉悲痛的感觉。清明节的氛围真的如此单调吗?
  罗杨:其实古人描写清明的诗词很多,不一定是悲哀,如宋柳永清明词就描绘了清明节欢乐、嬉戏、热烈的场景:“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可见,如果我们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清明,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前人那里,清明这个节日里既有祭扫坟墓、追思缅怀的悲痛哀思的泪水,又有踏青游玩热闹喜庆的欢声笑语,这是一个富有丰富内涵和内容的文化节日。柳永的词写在北宋前期,当时社会安定、生活富庶,因此反映了当时的清明节桐花烂漫、车马如流、新声竞奏,就像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一样表现出了倾城欢乐的繁华景象。今天,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因此我们的清明节也应该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庄重肃穆又欢乐祥和。总体上看,清明的含泪祭祖与纵情欢乐构成了清明节的两个不同侧面,一方面是奠酒洒扫的沉重;一方面又是欢歌游戏的轻狂。这种悲喜交集看似难以兼容的场景,千百年来却一直共同并存,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文化现象。
  记者:现在人们提及清明节的习俗,似乎扫墓是其唯一的特点,这是怎么形成的?今后清明节会有哪些衍化?
  罗杨:在近现代中国社会里,由于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的剧烈变化,受意识形态影响,清明节在国家制度层面失去了相应的地位,国家并不承认它是一个应该给人们自由支配时间的节日,清明的传统习俗已逐步退化并仅仅存在于民众社会文化层面。甚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清明节的习俗还被认定为“四旧”来批判。而今天,我们的党和政府尊重民俗民意,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把清明节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使我们得以有时间和条件传承传统文化,并使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魅力。“俗及时俗,风乃时风”,今天的时代不同了,但是,传统的清明节中有很多有益的、丰富的活动内容,今天仍可以时兴之。比如:除扫墓外,还有踏青、戴柳、蹴鞠、画蛋、放风筝、荡秋千、拔河、植树、禁火等等,其中很多内容稍作调整即可赋予时代特色。禁火可以结合森林防火日,踏青就是春游,蹴鞠可以成为球赛,插柳结合绿化等等,清明节要做的事还很多呢。
  记者:清明节的具体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罗杨:“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按照公历的时间,清明节在每年4月5日前后,今年是4月4日。由于清明是按农历推衍的,所以它一般在农历的三月上半月,今年是农历二月二十八,每年不同,准确的计算法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节气与节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十四个节气是古人把每年三百六十五天平均划分为二十四个时间上的节点,它综合了前人对于天文学和气象学以及农作物生长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比较、反映了一年中的自然特征,至今仍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使用。这里的清明只是《淮南子》中所说的:“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人们还总结出“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耕谚语。这些与另外的二十三个节气没有本质的不同,而作为节日的“清明节”则不同了,它完全是一种被赋予了人文意义的时间仪式。它不仅是一个时间的提示,人们还要约定俗成地举行一些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与时间本身没有必然联系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也正是清明节与其他节气的不同。
  记者:清明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节日的?是怎么变成节日的?
  罗杨:清明的发祥同节气相连大约产生于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周代,何时成为“节日”则没有确切的时间,从目前研究的成果看,专家认为是由清明“吞并”寒食节、上巳节而形成的。由于寒食、上巳都是关于春天的文化节日,又凑巧在清明附近,文化节日是可以因时而变的,而节气是时间的运行节律,是不能变的,因此两个春天的文化节日只好服从于清明,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清明节。关于寒食节的来历,史书上记载了这样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这棵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上巳是个美丽、怀春的节日,起源应早于寒食。“上巳”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初年,据《韩诗外传》记载,在三月水中泛着桃花的时候,众仕女手执兰草,举行祓除仪式。所谓“祓除”就是把陈旧污秽的东西从自己身边带走,即古人的一种祛灾求福的仪式。《周礼》有这样一段话:“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意思是说这样的时节应该顺应天时,让青年男女自由约会。至魏晋之时,已经开始流行“曲水流觞”的游戏,文人墨客称其为雅集。最为著名的当数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修禊大会。那天,书圣王羲之写下了最负盛名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实,许多习俗的起源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民俗节日大都以避灾趋福为宗旨,而各有侧重。上巳节侧重游山玩水,谈情说爱;寒食节侧重感恩纪念,踏青寒食。由于上巳、寒食、清明三者相连相近相通,三者合在一起就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春天的嘉年华盛会。
  记者: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清明节的核心是什么?有什么现代意义?
  罗杨:清明节放假了,假日是休闲,但不能简单地把节日当假日,不能把节日当成又一个星期天。节日是提升美好情操和培育丰富情感的熔炉。早期的清明节是迎接春天的节日,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是其鲜明的主题之一。中华民族提倡慎终追远,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享受先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就,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这些都应成为我们过清明节的重要主题。
  清明,一个纯粹春天的节日,“万物生长时,皆清净明洁”。纵观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清明也因时而异。宋代的繁华就有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兴盛场景,大明盛世的清明也有《西湖游览志馀》记载的繁荣热闹欢快场景,到清末国家式微的清明则称为“扫墓节”。1936年在民族危急时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特派代表林伯渠赴黄帝陵参加“民族扫墓典礼”,把清明当作一种政治仪式,向全国人民宣示,国共合作共同抵御外寇,促进了统一战线。历史告诉我们,弱国是无清明的。而今日之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所谓盛世清明,党政清明,阳光清明,春天清明。当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我们更应维护新生;当我们感恩尽孝的同时,我们也要尽情欢乐。过一个“清明”的清明,把清明节日里的各种喜和忧,乐与愁,吃与玩,都变成一种精致的文化活动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