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979.白裤瑶文化:渐去渐远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日渐远去的白裤瑶文化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因其男子穿白裤而得名。白裤瑶总人口约3万人,其中2万2千多名白裤瑶族人就生活在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     新中国成立前,南丹白裤瑶维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时至今日,白裤瑶乡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其婚俗、葬礼、服饰等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被专家学者称为人类氏族社会的“活化石”。     2006年6月,白裤瑶民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这一民族服饰,时下正在瑶乡村民的生活中渐渐隐退。     24岁的白裤瑶族女青年何春是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的解说员。     她告诉记者:“近两年,村里年轻人基本不穿民族服饰了。”     “几年前,家人每年都要做一套新衣,可是,现在家人已不再做了,只有过节或者有重要来宾来参观博物馆时,自己才会穿上。”     白裤瑶服饰工艺精湛,样式古朴,且手工繁琐,一套瑶裙从纺线到做成裙子,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白裤瑶服饰还是白裤瑶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证据。     长期研究和整理白裤瑶民俗的生态博物馆馆长陆朝金告诉记者,让我们担忧的不仅瑶乡村民很少穿民族服饰,更有甚者,像麻将这类娱乐方式开始取代白裤瑶打陀螺等娱乐民俗,在瑶乡村民中广为流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的,没有文字记录易于丧失,而白裤瑶族没有自己的语言,保护起来不容易。     许多白裤瑶民俗渐行渐远;一些白裤瑶独特的民族文化慢慢消失。     随着大量白裤瑶青年外出务工,汉族文化渐渐融入他们心灵。     31岁里湖乡怀里村村民陆应军告诉记者,眼下村里大部分同龄人走出山野,前往其他乡镇承包农户田地耕种,或前往城镇打工赚钱。     耳闻目睹更多的现代文明后,还有谁会费尽心力把白裤瑶族古老传统文化及生产生活方式,传承下去呢?     
    保护乏力          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副乡长郑业坤认为,白裤瑶族原生态诸多民俗,近年来加速流失,原因不在于青年一代不愿意传承,而是白裤瑶青年没有看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益处”,究其原因,是“固守传统难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白裤瑶族是我国规模较小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余脉海拔700多米的深山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白裤瑶族地处穷山恶水,自然环境相对封闭,脱贫的步伐相当缓慢。     时至今日,还有部分白裤瑶族群众仍然居住在四面透风的茅草房内,约半数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下。    里湖乡怀里村村民陆应军告诉记者,自己的家族总共6个兄弟姐妹,全家8口人分配有3亩山坡地,分别种植玉米和水稻,从自家走到山区耕种,常常走上一两个小时,由于土地贫瘠,每亩地的年纯收入不到100元。     “为了生存不得不离乡背井,现在自己家族的4个兄弟在珠海打工。”陆应军说。     由于民穷财弱,当地政府保护民族文化乏力。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副乡长郑业坤说,为了保护白裤瑶族的传统文化,乡政府2007年的财政收入60多万元,仅记者接待一项,同年就花销了10多万元,虽然白裤瑶族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但政府对白裤瑶族传统文化的经济投入少。我们期望做成像云南少数民族、贵州苗族那样的民俗产业,可现实情况不允许。   
     保护民族文化,有待体制创新          南丹县副县长隆美云表示,南丹县政府一直朝着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开发潜力,以及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的方向努力。在区政府支持下,投入300多万元资金建设的广西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在里湖怀里村落成。目前,由于受资金投入、百姓观念、人才缺乏等制约,白裤瑶族的文化传统旅游未形成规模,由于游客不多,文化保护很难从旅游收入中受益。     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馆长陆朝金认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与白裤瑶族相类似,受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制约,一些少数民族承受两方面压力:既要面对原生态文化的通力保护,又要面对尽快帮助群众脱贫的重要使命,前进的步履显得艰难。     专家认为,原生态文化其实是巨大的财富资源。为此,只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把文化保护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扶贫项目中设计更多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投入,引导人才进入专项计划,形成政府主导、项目推进的良好格局,从而尽早实现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专家普遍认为,在深度挖掘文化保护开发潜力的同时,还应对民族文化进行体系化保护。比如,利用信息库,通过普查,从文字视觉和动态视觉等系统方式上,对“原生态”文化载体进行记录,并以“博物馆方式”予以整体保存。     此外,建立完善评价体系,通过教育支持,将其列入学校教育,使文化遗产既得到保护又得以延续。
 (来源:贵阳日报)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