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面是旬邑的名特小吃。旧时,是民间婚丧嫁娶或节令喜庆时待客的传统食品,俗称凉盘子。
淤面的制作过程是:先将上好的小麦面粉和成团,置盆中反复揉搓水洗,待水浑浊后,经过滤倒入大容器中,如此反复,直至将面团中的精华全部分离出来,只剩麸皮杂质(蒸熟后即为面筋,可食用)。待面水中的精华彻底沉淀后滗掉浮面上的清水,然后出锅揉匀,再搓成一尺多长宽五厘米左右的条形,用手压成扁平状,并在上面用木梳压出鱼鳞状花纹,然后上锅蒸熟,出锅冷却后即可食用。
淤面食用时,先切成薄片,然后佐以熟猪肉(或熟牛肉)、葱花、香菜、蒜泥、芥末油(或香油)等凉拌。淤面片白如玉状,薄似蝉翼,其佐料或绿或黄,形色俱佳。吃到嘴里筋光可口,味道极美。常用做下酒凉菜。是旬邑民间乃至筵席上的一道极为普通又缺之不得的美味菜肴。
如今,淤面作为一种地方特色食品,已从民间走向市场,专门制作淤面已商品化,宾馆、饭店的餐桌上,随时都有旬邑淤面。外地游客吃一道凉拌淤面,便可体会到旬邑人的淳朴和热情。
【淤面】搓洗麦面,滤淀分离面皮、面筋,将过滤淤积的面水炼蒸或摊擀薄饼,切条或压饸饹,配择骨肉,加盐、醋、葱、蒜、姜、辣子,凉调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