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又名无锡排骨和酱炙排骨,用猪肋排烧煮而成,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无锡传统名菜。
典故
提起“无锡肉骨头”,当地盛传着一个神话式的故事:有个农民陆小生的妻子病了,想吃肉,陆小生就买了排骨,用“破稿荐”(稻草垫)烧好给她吃。陆妻吃了,顿时就好了,大家都说这个破稿荐是个叫化子用的,这个叫化子一定是神仙,陆妻的病是神仙治好的。后陆就摆出了一个卖肉骨头摊子就叫“陆稿荐”,从此出了名,此说纯属无稽的神话,不足一道。可是无锡的肉骨头确非寻常,它实际是一种酱排骨,是一种著名的地方风味美食。凡经过就沪铁路的旅客,无不下车竟相购买,据传,肉骨头的制作始于清代,至今已有一百几十年的历史。起初只有无锡南门的“莫兴盛”等几家肉食店烹制。由于销路好,其他肉食店群起仿制,其中三凤桥的余慎肉食店就高价聘请了几位烧肉名师,吸取了各家的优点,选料、调味、操作各方面作了改进。到清末民初,这种肉骨头便和无锡的“清水面筋”、“惠山泥阿福”,并称为无锡三名产而名扬中外。据说,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中国菜馆也都模仿此法制作供应此肉。还有一种用同样方法制成的拆骨猪前蹄膀,则称为“酱腿胴”,也是无锡的名产。
又一传说:宋朝时期,有一次,济公和尚慕名来到无锡,他遍游了九龙十三泉后,在大雪纷飞的年三十夜,腹中饥饿,向一肉庄老板讨要肉吃。老板慷慨送他一大块肉,他一口气吃了个净光。离去时,济公送给肉庄老板几根蒲扇上的硬茎,叫老板将这东西放在肉里一起煮。老板从命,结果烧出的肉很不一般,奇香扑鼻,美味无比,整个无锡城的人都能闻到。从此,无锡肉骨头就出名了,肉庄老板的生意也大大兴旺起来。还有一个传说:八百年前的某一天,济公和尚来到无锡南门外南祥寺,将狗肉放在砂缸里,投入炽热的香炉中,一夜过去,肉香四溢。寺中和尚仿效济公烧狗肉法来烧制猪肉,十分美味可口。至今,无锡各熟肉店肉骨头的烧煮方法各有不同,逐渐形成南北两个派系。制作方法主要区别在于紧汁与汤汁。南派烧煮时汤少,汁浓;北派烧煮时汤多,汁淡。后来有人在三凤桥附近开设肉庄,聘请了两派名师,融合两派长处,独创一格,并以三凤桥地名为牌号。从此三凤桥肉骨头名声大震。另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无锡肉骨头行销于市。当时有一家肉店用数十年滚存下来的汤汁制作,味道独特。20世纪30年代,无锡城中三凤桥慎馀肉庄又对此菜有较大改进,形成现今无锡肉骨头的风味。所以无锡肉骨头又称无锡三凤桥肉骨头。无锡肉骨头远销港澳等地,曾被评为全国优质名牌产品。
制作方法
原料:
猪排骨5000克,绍酒125克,盐10克,酱油50克,白糖25克,葱2克,姜2克,八角2克,桂皮2克。
制作过程:
1.将排骨洗净,斩成适当大小的块,用盐拌匀,放入大碗中腌12小时。
2.将腌制好的排骨取出,放入铁锅内,加入清水浸没,用旺火烧沸,捞出洗净。
3.将锅里的汤倒掉,放入竹箅垫底,将排骨整齐地放入,加入绍酒、葱结、姜块、八角、桂皮,舀入清水250克,盖上锅盖。
4.用旺火烧沸,加入酱油、白糖,盖好盖,用中火烧至汁稠,食用时改刀再装盘,并浇上原汁即可。
特点
素以色泽鲜明、肉质酥松、芳香四散、咸中带甜、油而不腻著称。既可热吃,也可冷食,佐酒下饭皆宜,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我国著名戏剧家周贻白先生曾专门写了一首赞美诗:“三凤桥边肉骨头,朵颐足块老饕流,味同鸡肋堪咀嚼,莫负樽中绿蚁浮。”无锡肉骨头因选料严格,配料考究,做工精细,火功适度而具独特的风味。“好肉出在骨头边”,意思是说骨头上的肉吃起来特别鲜美,其营养价值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