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
     北路戏的唱腔除极少数具有高腔曲牌体特征外,大多数均属板腔体,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顺畅,带有叙事性的表现特征。其道白、唱腔均使用普通话,这已成为北路戏的一个突出特色。在数百年的演出活动中,北路戏总结出一套深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的表演形式,不管什么脚色行当,都以手、眼、身、法、步等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推动剧情进展,这种对形体动作的强化和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化与唱腔紧密结合在一起,唱与做高度和谐,形成许多且歌且舞、兼文兼武的表演艺术形式,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北路戏的代表性剧目主要有《探阴山》、《对珠环》、《纸马记》、《凤娇与李旦》等。
     作为福建有影响的珍稀剧种之一,北路戏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