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高山戏,又名高山剧,为甘肃省独有的两大特色剧种之一。1959年以前鱼龙、隆兴等地人叫它“演故事”、“走过场”、“社火戏”等。1959年10月定名为”高山戏“,1965年其名见报后被陆续载入《辞海·艺术分册》、《中国戏曲文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等书籍中。2008年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山戏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鱼龙镇,主要流传于武都区的鱼龙、隆兴、金厂、龙坝、汉王、马街、安化、佛崖、甘泉、角弓、城关等乡镇,西和、礼县、康县、文县、成县的部分地方也有流传。鱼龙等地属高山丘陵地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业以土豆、玉米、小麦为主。庙会、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在这里自古盛行,高山戏即是从这里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孕育、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
  “高山戏”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其它表演如“圆庄”、“上庙”、“走印”等则带有明显的祈福、娱神和自娱等性质。
  高山戏属曲牌体戏曲剧种,其唱腔分为“欢音”和“伤音”两大类。高山戏“欢音”类唱腔如[古碌]、[十把扇]、[进状元]、[状元回府]、[进花园]、[门墩儿]、[太平年]等明快活泼、玲珑华美,“伤音”类唱腔如[胭脂泪]、[滚白带哭腔]、[旺哥]等缠绵凄楚、哀怨动人。
  高山戏语言是地道的武都方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唱词格式比较固定,有七字两句式的对联体,有五字四句式的绝句体,有山歌体、律诗体等。大量衬词和灵活的帮腔形式构成了高山戏独特的演唱风格。高山戏伴奏乐器分为武乐和文乐,武乐有大鼓、大锣、四片瓦,文乐有“大筒子”、土琵琶、二胡等。
  高山戏的表演具有社火场上“把式舞”跳、摇、扭、摆舞步动作的特点,但更多动作是百姓演员对生活劳动的再现与加工。近几十年,随着文化艺人的不断加入,其表演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高山戏剧目内容丰富多彩,多数剧目有宣扬仁义道德、教化育人的积极意义。代表性传统剧目有:《咸阳讨账》、《刘四告状》、《老换少》、《白玉霜》、《康熙拜师》、《儿嫌娘丑》等;创作剧目有《开锁记》、《尕女婿》、《挡车》、《人老心红》、《夜逃》、《特殊党费》等。
  高山戏在武都等地流传了数百年,深得民众喜爱。它是古代劳动人民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开展高山戏文化的研究将会给我国民俗文化、戏剧文化的研究增添新的内容。挖掘、抢救、保护高山戏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来源: 陇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