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125.全国最高的高跷--辽西高跷秧歌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据可考史料,辽西高跷秧歌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辽西高跷秧歌的特点是跷高,最低的90公分,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公分。 
 
         辽西高跷的特点
     辽西高跷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跷高都在1米以上,特殊角色的跷高不受限制,最高可达。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高且富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由此构成辽西高跷"大大舞"的基本动律。也因为跷高,辽西高跷秧歌形成了美、浪、俏、哏、逗等形态,动作潇洒漂亮,场面热烈火爆,有扭中美、美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哏中逗等突出的表演特色,充分展现了辽西人的豪迈性格。 
     踩高跷讲究扔、跨、蹉、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走阵方式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十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使表演场面更加火爆热烈。高跷秧歌无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许仙、傻柱子、小老妈等戏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高跷秧歌的服装也很讲究,基本似古装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头戴"花山";下装则彩衣、彩裤、彩带,以及小生道袍,头戴状元帽。手持道具是花扇和手绢,如果夜晚表演则手持花灯。 
 
      辽西高跷的传承和现状 
     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 
     但是,由于辽西高跷秧歌的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高高跷"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辽西高跷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国家申报,这是辽西人的骄傲,特别是那些痴迷高跷的人更为兴奋。说起秧歌,大家都很熟悉,但提到高跷秧歌,仅了解这一名称的外在形式。久负盛名的辽西高跷秧歌主要分布在锦州市太和区的女儿河乡、大薛乡、营盘乡、新民乡及其周边地区,经过历时二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鲜明的关东风格,在东北地区独树一帜,成为辽西民间文化艺术的奇葩。
    高跷秧歌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直到明朝才逐渐流行起来。据太和区大薛乡三屯村老艺人朱焕荣证实,他的祖辈朱秀峰在清朝中期就开始在三屯村办高跷秧歌。新民乡吉祥村73岁的“高跷王”张书堂介绍说,清朝晚期本地有个高跷会头,人称郭拉花的,他带领高跷秧歌队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开始排练,并在农历大年期间在村中为村民演出,欢庆新春佳节。 高跷秧歌属于广场艺术,可以“踩街头”沿街表演,也可以“打场”进行套路表演。由于舞者脚踩高跷,就如同站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便于群众观看,不必拥挤,远近都能看得真切,是颇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表演形式。 高跷秧歌能在辽西地区流传下来,是与它独特的传承方式有关。老艺人何春芳介绍说,高跷秧歌在民间主要有三种传承方式,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自然传承。解放以前大多是家庭传承和自然传承,解放以后各村集体组织高跷秧歌队,多数是师徒传承方式。不过,无论是哪种传承方式,都使高跷秧歌在传承中得到不断发展,一代更比一代强。
 
    辽西高跷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跷高都在1米以上,特殊角色的跷高不受限制,最高可达2.4米。踩高跷讲究扔、跨、蹉、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走阵方式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十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使表演场面更加火爆热烈。高跷秧歌无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许仙、傻柱子、小老妈等戏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高跷秧歌的服装也很讲究,基本似古装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头戴“花山”;下装则彩衣、彩裤、彩带,以及小生道袍,头戴状元帽。手持道具是花扇和手绢,如果夜晚表演则手持花灯。
     辽西高跷的传承和现状 
     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辽西高跷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 
   但是,由于辽西高跷秧歌的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后继乏人,其表演技艺特别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特高高跷"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辽西高跷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国家申报,这是辽西人的骄傲,特别是那些痴迷高跷的人更为兴奋。说起秧歌,大家都很熟悉,但提到高跷秧歌,仅了解这一名称的外在形式。久负盛名的辽西高跷秧歌主要分布在锦州市太和区的女儿河乡、大薛乡、营盘乡、新民乡及其周边地区,经过历时二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鲜明的关东风格,在东北地区独树一帜,成为辽西民间文化艺术的奇葩。
  高跷秧歌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但直到明朝才逐渐流行起来。据太和区大薛乡三屯村老艺人朱焕荣证实,他的祖辈朱秀峰在清朝中期就开始在三屯村办高跷秧歌。新民乡吉祥村73岁的“高跷王”张书堂介绍说,清朝晚期本地有个高跷会头,人称郭拉花的,他带领高跷秧歌队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开始排练,并在农历大年期间在村中为村民演出,欢庆新春佳节。
   高跷秧歌属于广场艺术,可以“踩街头”沿街表演,也可以“打场”进行套路表演。由于舞者脚踩高跷,就如同站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便于群众观看,不必拥挤,远近都能看得真切,是颇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艺术表演形式。
   高跷秧歌能在辽西地区流传下来,是与它独特的传承方式有关。老艺人何春芳介绍说,高跷秧歌在民间主要有三种传承方式,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自然传承。解放以前大多是家庭传承和自然传承,解放以后各村集体组织高跷秧歌队,多数是师徒传承方式。不过,无论是哪种传承方式,都使高跷秧歌在传承中得到不断发展,一代更比一代强。
   辽西高跷发展至今,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跷高都在1米以上,特殊角色的跷高不受限制,最高可达2.4米。踩高跷讲究扔、跨、蹉、别、拧五字硬功,表演技巧分为搭肩、推磨、过网、打对、燕子翻身等高难度动作。走阵方式讲究“上装一条线,下装左右串”,可形成“二龙吐须”、“三连环”、“四面斗”、“十字梅”、“龙摆尾”等多种花样,使表演场面更加火爆热烈。高跷秧歌无论上装还是下装,以及孙悟空、猪八戒、唐僧、青蛇、白蛇、许仙、傻柱子、小老妈等戏曲人物,都要求角色形神兼备,扭起来夸张浪漫,大扇大舞,又浪又哏。高跷秧歌的服装也很讲究,基本似古装戏服,上装为彩裙、花袄,头戴“花山”;下装则彩衣、彩裤、彩带,以及小生道袍,头戴状元帽。手持道具是花扇和手绢,如果夜晚表演则手持花灯。  太和区文化馆在弘扬辽西高跷秧歌中功不可没,经常组织演出和比赛,有力地推动了辽西高跷秧歌的快速发展。太和区在鼎盛时期共有26支高跷秧歌队,出现了“下至小朋友,上至大老头,人人都会扭”的大好局面。  多年来,他们除参加全市的节日庆祝活动和艺术节之外,还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的表演。从1990年起,太和辽西高跷艺术团连续三年参加沈阳国际秧歌节,三次获得最佳表演奖;1990年赴京参加春节龙潭庙会,一举夺得“万马奔腾杯”,受到首都观众的盛赞。1997年应邀参加了香港回归庆典活动,辽西高跷秧歌技惊四座,捧回大会表演奖。
    不久前,太和辽西高跷艺术团还应邀参加了2005年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并作为“开场大戏”进行了盛装表演,在首都街头展示了辽西民俗文化的独特风采。
   太和区是辽宁省文化厅命名的秧歌基地,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土壤。近年来,他们成立了太和区辽西高跷秧歌研究会,对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辽西高跷秧歌进行科学的研究和保护。
 
     苦水高高跷
     在永登县苦水街,有一种高跷,其高度达到3米多,足有一层楼房那么高,因此,人们把这种高跷叫作高高跷。苦水街高高跷表演艺术是当地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鼓队强大阵容的引导下上街表演。它的表演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从元末明初就已开始,其起源历史距今已经有700余年。
     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至今还保留着古老而独具特色的高高跷傩社火艺术,这种傩社火共举行4天。第一天正月三十迎接高高跷天神;第二天傩社火表演队练踩高高跷,分配角色,有天将、神帅、王朝、马汉等;第三天高高跷傩社火出街游行,场面十分热闹;第四天是苦水街闹高高跷傩社火收场之日,此日下午要举行倒幡杆与倒踩表杆仪式。 
   苦水高高翘历史溯源 
     苦水高高跷也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在苦水街东,有一道岭叫长山岭,形象酷似一条巨龙。在明代以前,这里和大通河流域一样,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相传元末时期,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途经苦水时,发现长山岭是一道长龙,当即斩断了龙身,赶走了龙魂,至今长山岭还有"斩龙岘"的地名纪念此事。刘伯温斩断龙脉后,长山岭和整个庄浪河流域的绿色植被就枯萎了,成为荒山秃岭。苦水街的人们为了记住这一历史悲剧,盼望龙魂回归,龙体合身,让长山岭和庄浪河流域重披绿装,就从元末明初开始兴起了二月二闹社火的习俗。而苦水高高跷也就是从那时起逐渐形成的。苦水高高翘的特点 
     苦水高跷的突出特点是它的高。一般在9尺到1丈那么高,也就是说有3米多高,加上表演者的身高,苦水高高跷可达4.7米-5米。制造高跷的材料,是上好的松木,脚蹬用柳木。高高跷表演连演3天,每天都有5万-6万人前去观看,场面极为热闹有趣。 
     苦水街高高跷主要以传统秦腔本戏为主要表演内容,表演时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居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排上长队,凌空飞舞,充满刺激。踩高跷的人数多少,由剧中人物多少决定,剧中人物多,踩高跷的人就多,人物少,踩高跷的人就少。传统中踩高跷都是男子的专利,而现在,苦水街的青春女子也加入踩高跷的行列,给这个苦水高高跷增添新的色彩。 
 
    高高跷的传承和现状 
     苦水高高跷是一种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形式,从它产生至今,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居住在当地的农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口传心授,自娱自乐,但是没有谁去记录、挖掘、整理、采访报道这种极为独特的民间艺术。直到2001年和2002年,由苦水籍词曲作家杨昭亮经多年研究创作的电视音乐片《千禧龙抬头在乡村》和《龙抬头乡情》才对苦水高高跷作了生动的介绍,苦水高高跷才有了正式的文字和音像记载,并且在国内外产生影响。2004年7月,苦水街高高跷在首届兰州市农民艺术节上亮相表演,永登县和苦水乡拨款1.5万元予以支持;2005年春节期间,苦水街高高跷在甘肃省精品社火表演兰州赛区获得表演特色奖。近期,美国德克萨斯州有意邀请他们去美国表演。 
   目前,苦水街能够表演高高跷的人多达上百人,且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居多,真正挑大梁的则是一些初高中学生。每个高高跷好手都是从小小年纪练起,先踩小高跷,熟练后,在练踩4尺至5尺的中高跷,到了十六七岁练踩八尺到丈二的高高跷。这个过程是不断淘汰,金字塔式的发展过程。要练就踩高高跷的绝活,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不然,身上要穿服饰,两腿要提起20多斤重的跷腿,行走表演三个多小时,那怎么行!其次,从练踩小高跷开始,就要掌握方法要领,这就是:松紧合适绑跷腿,沉稳踏实不慌张,胆大心细迈步稳,用劲挺腰目远望。 
     但是,苦水街的高高跷毕竟是一项充满刺激的高难度、危险性较大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尽管不愁后继乏人,但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高高跷艺术资料的挖掘整理、表演者的人生保险、表演道具服饰以及场地等,这都需要民间、政府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苦水高高跷昂首闯世界 
   玫瑰之乡―――永登县苦水镇不仅以玫瑰扬名。苦水街的高高跷刚刚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广大高高跷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历史悠久且惊险刺激的苦水高高跷随着“非遗”项目的荣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从兰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月二”时踩高跷
   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的高高跷是和当地人“二月二龙抬头”闹社火连在一起的。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初三,是苦水街人“二月二龙抬头”闹社火的日子。苦水街村分北街和南街,长近一公里。耍社火,北街的向南舞,南街的向北舞,互相竞争,各显精彩。“二月二”这天是闹社火的高潮,也是踩高高跷高手们最露脸的日子,火火的社火队伍上街了,长长的高高跷方阵过来了。最高的高高跷达4米,加上表演者自己的身高达 4.7米至5米。窄窄的街道,两边涌动着数以万计的观众,上百人的高高跷队伍从低到高依次走来,表演者彩绸服饰迎风飘动,手中道具,不时舞动,好似天神天将,甚是威武壮观。
    幕后研究者的功劳
   说起苦水高高跷在甘肃乃至全国扬名,和一大批高高跷爱好者的努力分不开。巨崇绍老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1991年巨崇绍从苦水中学退休后,就一直在默默挖掘整理苦水高高跷的资料。他认为,明洪武年间,来苦水的移民增多,每年春节各地移民把各自地方的文化精品表现在唱戏耍社火中,高高跷是耍社火中最主要的一项。最初苦水街的高跷只有两三尺左右,通过数百年的竞争,苦水街的高高跷已达到 3.5米至4米,村民们称为丈二高高跷。
     巨崇绍老人先后两次在“二月二”的社火表演中,邀请上百位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来苦水,通过他们的镜头,记录高高跷表演者的细节,在国内外的媒体和杂志发表,这对于宣传苦水高高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挑大梁的是中学生
   苦水街高高跷表演艺术,不但是前辈传承下来的民间绝迹,更是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民间艺术瑰宝,在苦水街,这种表演艺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后生(包括女孩)所接受,并参与其中。
     据苦水街村支书甘培升介绍,目前苦水街能够表演高高跷的人多达上百人,真正挑大梁的则是一些初高中学生。每个高高跷好手都是从小练起,先踩小高跷,熟练后,再练踩四五尺的中高跷,到了十六七岁练踩八尺到丈二的高高跷。甘培升告诉记者,要练就踩高高跷的绝活,首先要有强健的身体;其次从练踩小高跷开始,就要掌握“松紧合适绑跷腿,沉稳踏实不慌张,胆大心细迈步稳,用劲挺腰目远望”的方法要领。
     尽管苦水街高高跷不愁后继乏人,但眼下面临的一些问题也直接制约着其发展步履。“高高跷艺术资料的挖掘整理、表演者的意外保险、表演道具服饰以及表演训练场地等,这些问题单纯依靠民间力量,显然是很困难的。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巨崇绍老人说。
   踩高跷闹社火的事,人们想必见过不少。但是,谁见过高达3米的高跷呢?
   在永登县苦水街,有一种高跷,其高度就达到3米多,足有一层楼房那么高,因此,人们把这种高跷叫作高高跷。今年6月,苦水高高跷作为民间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苦水街高高跷表演艺术是苦水街民间保留的一个传统社火节目,它的表演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从元末明初就已开始,每年农历二月二进行表演,连演3天,其起源历史距今已经有700余年。
   苦水高高跷也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在苦水街东,有一道岭叫长山岭,形象酷似一条巨龙。在明代以前,这里和大通河流域一样,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相传元末时期,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途经苦水时,发现长山岭是一道长龙,当即斩断了龙身,赶走了龙魂,至今长山岭还有“斩龙岘”的地名纪念此事。刘伯温斩断龙脉后,长山岭和整个庄浪河流域的绿色植被就枯萎了,成为荒山秃岭。苦水街的人们为了记住这一历史悲剧,盼望龙魂回归,龙体合身,让长山岭和庄浪河流域重披绿装,就从元末明初开始兴起了二月二闹社火的习俗。而苦水高高跷也就是从那时起逐渐形成的。
 
   苦水高跷的突出特点是它的高。一般在9尺到1丈那么高,也就是说有3米多高,加上表演者的身高,苦水高高跷可达4.7米-5米。制造高跷的材料,是上好的松木,脚蹬用柳木。高高跷表演连演3天,每天都有5万-6万人前去观看,场面极为热闹有趣。
   苦水街高高跷主要以传统秦腔本戏为主要表演内容,表演时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居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排上长队,凌空飞舞,充满刺激。踩高跷的人数多少,由剧中人物多少决定,剧中人物多,踩高跷的人就多,人物少,踩高跷的人就少。传统中踩高跷都是男子的专利,而现在,苦水街的青春女子也加入踩高跷的行列,给这个苦水高高跷增添新的色彩。
   苦水高高跷是一种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形式,从它产生至今,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居住在当地的农民世世代代祖祖辈辈口传心授,自娱自乐,但是没有谁去记录、挖掘、整理、采访报道这种极为独特的民间艺术。直到2001年和2002年,由苦水籍词曲作家杨昭亮经多年研究创作的电视音乐片《千禧龙抬头在乡村》和《龙抬头乡情》才对苦水高高跷作了生动的介绍,苦水高高跷才有了正式的文字和音像记载,并且在国内外产生影响。2004年7月,苦水街高高跷在首届兰州市农民艺术节上亮相表演,永登县和苦水乡拨款1.5万元予以支持;2005年春节期间,苦水街高高跷在甘肃省精品社火表演兰州赛区获得表演特色奖。
   (来源:领舞网)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2264